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4/pc2025041172ff3485846b447d9305dfa768f1ae78.jpg
(上接A1版)2007年,吴兵担任纳铁福周浦工厂制造部副经理,毅然挑起了项目建设和技术管理的重担。“从2008年至2013年间,我带领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4-11/30/026607.html

等待处理…

千锤百炼精锻情

——访上海纳铁福周浦工厂制造部副经理吴兵

2014/11/30

(上接A1版)

2007年,吴兵担任纳铁福周浦工厂制造部副经理,毅然挑起了项目建设和技术管理的重担。“从2008年至2013年间,我带领项目团队主持规划建设了三条精锻线,由于我们坚持高标准、新技术、低成本,争时间抢速度,三条线一条比一条建设得更快更好,大大提升了企业精锻技术能力。”

当年,吴兵主持纳铁福精锻第二期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并负责工艺布局和所有设备的技术谈判、招标及安装调试工作。合资双方都对新项目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精锻线能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为此,吴兵率队考察了GKN全球锻造工厂,还访问了丰田汽车、丰田工机、德西福格等所属的锻造工厂,并联系了众多相关设备制造单位,在新精锻线的设计中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锻造理念和工艺技术。

2008年,精锻线进入了设备安装阶段。为降低项目成本,提高设备安装进度,确保按时投产,吴兵提出不搞总承包,而是与各个供应商签订合同,组织协调整个生产线的安装。由于计划周密,措施有力,结果第二条线的设备安装和调试仅用了4个月,比第一条线整整缩短了一半的时间,而且成本大幅下降。

2012年开始,纳铁福在武汉筹建第二家工厂,规划在新工厂安装第四条精锻生产线,并在新生产线投产后,将上海的第一条老生产线搬到武汉新工厂。为保证精锻线快速投产,并做到设备安装万无一失,吴兵带领团队创新思维,打破常规,采用三维技术,精确定位,优化路线,并采取预做平台盖板等措施,从而确保了大型压机一次精确安装到位,提前完成了整个精锻线建设项目。为此,吴兵的项目团队获得了GKN授予的“年度最佳奖”。

“创新技术,就要打破传统思维”

“纳铁福精锻二期项目虽然没有实现完全自动化,但我们打破传统思维,创新工艺技术,在冷锻产品前处理工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这是第二期精锻项目的闪光点。”吴兵说。

当时,国内精锻生产线上冷锻产品的前处理普遍采用磷皂化,这对环境污染很大,而且不能与锻造设备联线,而GKN虽然采用淋油处理,但生产现场仍油腻不堪,产品冷锻后还要清洗,还有排放产生。后来,吴兵在访问日本锻造工厂时发现他们使用一种新型的皂化剂,无需酸洗、磷化,直接可以皂化。但采用该新工艺的设备,日方要价200多万元人民币。后来,吴兵与国内供应商合作,改良了新工艺,自主开发成功了所需的新设备,取代了以前的所有淋油工艺。“现在,GKN集团已修改了技术标准,取消了所有淋油工艺,把我们开发的新工艺作为优先使用工艺,并在GKN西班牙、墨西哥锻造工厂推广使用这种冷锻润滑剂。”

该工艺创新,使吴兵团队获得了上汽集团“节能减排先锋号”的称号,并获得“上汽技术创新三等奖”。

“最大收获,就是认识到团队的力量”

回顾20多年的锻造职业生涯,吴兵认为,除了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外,还真正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大收获。“我在2007年上任时,部门里只有几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但面对当时公司较大的锻件产能瓶颈,精锻二期项目又已迫在眉睫,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带着团队投入项目建设的繁杂工作中去。”吴兵坦言,“过去,解决生产现场技术问题,我总是事必躬亲,亲力亲为,没有注意发挥团队的作用,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员工不满意,工作积极性也不高。”

吴兵认识到,等速万向节精密锻造技术,是建立在CAD、CAM、CMM和CAE统一的三维平台上的,是设备与工艺创新发展的结果,必须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才能运作起来。“在工作中,我渐渐地发现年轻人有不少优点,有些工作交给他们,我开始并不抱希望,但最后他们居然做成功了。惊喜之余,我一方面将我的设计经验、深入现场的严谨作风教给他们;另一方面创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的气氛,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设计,并及时给他们提出新的挑战目标。”经过多年项目锻炼,吴兵团队的年轻人大都成为优秀的技术骨干,而且年年有人被评为公司先进员工,成为支撑企业技术高地的脊梁。(胡静华 郁栘)

上篇:联合电子无锡厂喷油器产量累计突破2亿件
下篇:上海市企业联合会换届选举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