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4/pc202504100129f0da48084506a63434683e31ee23.jpg
(上接A1版)在美国做过学生也做过老师的张程,还将其教育经历运用到人才体系的培养上。来到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4-11/16/026459.html

等待处理…

自主创新赤子心

——记上汽集团技术管理部总监张程

2014/11/16

(上接A1版)在美国做过学生也做过老师的张程,还将其教育经历运用到人才体系的培养上。来到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技术中心后,张程发现新招聘的毕业生中优秀硕士、博士比例很高,专家、工程师里很多都是海归。张程深知纪律与自由创造有机结合的环境对激发人才创新潜能的重要性,更坚持在创新领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他带领团队制订了工程师1-6级能级评定机制,从一开始就对工程师严格实施带教和培养计划。毕业生入职之后还要通过18门课程、1年左右的专业培训才可能有资格申请系统账号,获得登录数据库查看数模、制图并发布的权限。从最初的几十个工程师,到目前将近3500人,都始终强调要在上汽的同一价值观下,按同一种工程语言、同一种规范、同一种标准体系,保证所开发产品的绝对一致性。

质量控制引入开发全过程

“从荣威上市的那天起,我一直在看它市场的反馈指标,问题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在上汽技术中心大本营坚守的日日夜夜,身为执行总监的张程负责了产品与工程质量控制、开发构建流程体系、实施规划自主品牌能力建设项目以及技术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他带领工程质量团队参与组建了应急响应小组,每天收集市场信息,快速响应并解决新产品售后问题,不仅迅速解决了包括荣威550、350等在内的传统车型质量问题,同时为荣威E50纯电动车、550Plug-in混合动力车用户提供了优异的质量服务,实现了荣威、MG品牌全系列车型质量的大幅提升,确保现有平台的整车IPTV表现全部达到设定目标,J.D.Power排名快速增长,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张程坚持质量控制要向开发阶段延伸,在每一个节点抓细节、讲质量。他建立了技术中心质量体系审核团队,结合研发体系特点主持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体系审核和专项审核工作,涉及工程更改风险管理、产品工程认可有效性管理等众多研发核心环节,切实提高了技术中心质量体系健康度,顺利通过莱茵TUV实施的TS16949年度监督审核。

在与国际顶尖供应商的合作中,张程意识到拥有大量经验数据库的重要性,“比如,DFMEA数据库在工程开发过程中相当重要,任何一个结构,从性能上讲可能有几种设计方式,于是在设计上就要有预判。世界级的汽车供应商能从数据中知道某个设计经过台架测试,结果可能会是怎样,而这也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因此,他带领团队对自主品牌DFMEA设计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进行根本性改进,实现了与国际先进应用水平的对接,实质性地提升了DFMEA在技术中心产品开发质量保证中的价值贡献。他导入DFSS设计六西格玛,为各专业部门强化核心研发能力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支持,在自主品牌重大项目开发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相较于DFSS GB绿带项目侧重产品性能优化、质量改进、物料成本降低等方面,DFSS BB黑带项目更专注于新技术难题攻关、客户高感知问题改进及跨部门疑难问题的解决。在他调离技术中心时,自主品牌已有152人完成绿带认证,其中有27人通过培训将获得黑带认证。

同时,实现PQCP产品质量问题管理系统全面覆盖上汽乘用车分公司三地技术中心和4个制造基地,27种问题类型涵盖产品设计分析、试制试验、售后等各个业务阶段,实现了系统一体化运作和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上汽售后诊断系统,今年启动实施了ISO26262标准过程统一管理项目等质量管理工具,推进质量体系建设。2013年相比2011年,平均解决问题时间由138天降至108天,降幅达30天;严重超期问题所占比例明显减小,150天以上问题比例由26%降至15%,为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追随技术进而突破技术

张程带领团队通过企业技术标准整合项目,并结合自主品牌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不断动态优化,建立起了覆盖设计、分析计算、试验、材料、工艺等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的乘用车公司技术标准体系;伴随三期EKB工程知识库的分别上线,自主品牌在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实现了企业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法规和车身知识文档的结构化管理,覆盖技术中心所有部门的知识文档管理需求,以及经验教训,总结LLR的电子化审批和A/B类高等级问题的主动推送等智能功能。

在充分认清自主品牌团队当前研发能力的基础上,张程结合乘用车分公司战略目标与阶段性工作重点,起草了技术中心5年发展规划并对其进行滚动优化,重点提升造型、整车集成、底盘、电子电器、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汽车等核心领域技术研发能力,加强体系化建设,在不断改善质量、成本与效率的同时,深化全球一体化运作,实现自主品牌上海、英国、南京三地技术中心的联动差异化定位,形成互补优势。同时,作为技术中心二期建设项目总指挥,他与团队成员编制了以整车开发项目管理理念为基础的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控制流程,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功运用。截至今年9月,二期项目中的安全试验室、整车耐久试验室、样车库、热能风洞、动力总成试验室二期和综合试验楼均已基本完成土建,进入工艺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各单体建设在恪守“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进展顺利。项目预计2015年6月底建成,届时自主品牌在车辆研发和试验能力上将有质的提升,具备完全自主开发全新动力总成、全新整车以及前期工程的能力,将成为上汽自主品牌在建设“百年老店”的征途中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在传统车领域,做好技术追随者的张程,在近期升任上汽集团技术管理部总监后表示,“未来,要围绕创新驱动的‘四新’,把范围扩展,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探索突破性的探索。”届时,上汽将形成一种新的创新文化,为工程师提供更多平台,在传统汽车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路径,在新能源车的燃料电池、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方面,乃至智能汽车或是车享网领域,都要提供完整的技术路径,要有专家组对每一个技术路径上的不可逾越但又必须独创的关键点,进行专利的研究、探索,形成专利战略和专利地图,进一步对上汽的创新成果、产品价值进行保护。(郁栘 胡静华)

上篇:延伸合作内涵 互利共赢推进专业人才培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