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上汽集团党委宣传部
执笔:上海幸福摩托车有限公司党委
【企业名片】
上海幸福摩托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幸福公司”)是华域公司下属全资企业,拥有幸福瑞贝德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和华域皮尔博格泵技术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公司主要致力于汽车泵类产品的开发、制造和服务,产品系列有机油泵、水泵、真空泵及铝合金零件加工等,具备年产300万套泵类产品的能力,是一家以生产汽车泵类产品为主、铝合金零件加工为辅的专业性公司。公司现有员工约1000人,拥有一支具备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队伍,在机加工工艺、泵类产品设计、再制造工艺和汽车零部件OEM开发流程等方面具有一定造诣。近年来,公司加强创新开发能力建设,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产品实验室,可对多种泵类产品进行实验认证。公司下属的幸福瑞贝德公司成为国家首批再制造试点企业、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再制造基地;华域皮尔博格泵技术有限公司为中德合资企业,主营乘用车的变量机油泵、电子水泵和真空泵。
【理念体系】
幸福公司传承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梳理整合形成了以“‘幸福’文化”为特色的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1、公司愿景:成为国内汽车泵业融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于一体的卓越供应商。
“汽车泵业及产品”作为公司的业态定位和产品定位,是企业做大的根基;
“开发、制造和服务”作为公司的基本业务内容,是企业做强的方向;
“卓越供应商”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形象目标,从起步,到优秀,再到卓越,是一个不断递进和创新的过程,需要实现员工素质提升、管理技术创新、经营绩效卓越的有机统一。
2、企业精神:创造幸福。
“创造幸福”的基本要义:进取、传承、创新;
“创造幸福”的核心是创造,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没有“创造”就没有“幸福”,必须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努力付出;
“创造幸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幸福只有在不断进取中获得,必须传承优良传统,勇于创新;
“创造幸福”是一种职业境界,幸福存在于创造之中,只有制造高质量产品、创新一流技术、服务和创造优异业绩,才能实现幸福的职业价值。
3、核心价值观:为用户创造幸福;为员工创造幸福;为企业创造幸福;为社会创造幸福。
为用户创造幸福——满足用户需求,超越用户期待;
为员工创造幸福——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成长;
为企业创造幸福——维护公司利益,促进发展共赢;
为社会创造幸福——履行社会责任,奉献社会和谐。
4、经营理念:崇尚品质;创新发展;追求卓越。
崇尚品质——以技术为支撑,以优质为坐标,以高效为归宿;
创新发展——强化创新理念,丰富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级;
追求卓越——依靠优秀员工,推进精益管理,实现卓越经营。
经营理念的实践载体是,员工素质提升、管理技术创新、经营绩效卓越“三大工程”。
5、员工行为准则:激情;责任;协同;务实。
激情——忠诚企业,热爱岗位,友爱同事;
责任——恪尽职守,严格规程,勇于担当;
协同——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积极作为;
务实——立足本职,奋发进取,讲求实效。
【文化背景】
幸福公司是一家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底蕴的公司。“‘幸福’文化”的形成,与公司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幸福’文化”积累期(1958年—1984年)
1958年,由于上海市综合联社的形成,卢湾区摩托车修理合作社与上海市石油公司杨树浦油库摩托车修理部合并组成上海摩托车厂,主要生产250型二轮摩托车、750型三轮摩托车。在艰苦创业和多次合并的实践中,员工们养成了不怕艰难困苦、善于团结协作、积极追求创新的品格和作风,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也为公司文化建设积累了精神财富。
第二阶段,“‘幸福’文化”初创期(1985年—1998年)
1985年,上海拖汽公司与泰国正大所属的香港易初投资公司合资经营,成立上海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公司利用合资优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先进设备,形成年产各类摩托车100万辆、发动机60万台的生产能力。公司连续10年获得全国“最佳中外合资企业”殊荣,“幸福牌”成为上海市的著名品牌。公司依托“幸福牌”产品的社会影响力,提出了“创造幸福”的企业精神,推进“‘幸福’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三阶段,“‘幸福’文化”振兴期(1999年至今)
1999年,公司改制为上汽集团所属全资企业,发展进入艰难的体制改革和调整时期。面对重重困境,公司上下在上汽集团领导下,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进行“二次创业”。近几年,公司加快经营策略调整,2009年投资组建了幸福瑞贝德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涉足汽车发动机总成再制造领域;2013年投资成立华域皮尔博格泵技术有限公司,引进先进泵类产品的开发设计理念。公司明确了以泵类产品为主业、铝合金零件机加工为辅和上汽再制造基地建设的发展定位,连续3年实现企业盈利和主营业务盈利的目标。以泵为主业的产品结构更显突出,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公司党政带领全体员工传承“创造幸福”的企业精神,根据发展定位确定文化主旋律,整合形成了包括公司愿景、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员工行为准则等内容在内的“‘幸福’文化”理念体系,总结固化了一系列文化载体,开启了“‘幸福’文化”建设新篇章。
【特色活动】
案例一:机制创新成就未来
幸福公司在跌宕起伏的发展经历中深刻体会到创新的重大意义。面对新的创业实践,公司决策管理层把研发机制创新作为创新的突破口。
为了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幸福公司与高校联姻,建立独具特色的“企校”合作模式:公司提供项目和资金并主导研发全过程,全面掌控知识产权;学校提供研发专家和技术,双方按目标完成新产品开发和公司基础能力建设。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加强市场调研,明确产品定位,制订研发技术路线图,建成了具有机油泵总成仿真设计/模拟计算/分析、优化系统/辅助设计/制造分析等完整研发功能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站,并率先将国际先进的NVH技术在机油泵产品减振降噪设计中应用,拥有了机油泵正、反向设计能力。近年来,公司先后完成了几十种泵类产品研发项目,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公司建成产品数据管理PDM和生产现场的SPC工作站,在提高开发和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为创建市级技术中心奠定了基础。公司下属的幸福瑞贝德公司,走“再制造技术发展创新”之路,再制造产品达到几十种,用户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公司以创新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杠杆,不断开创幸福美好的未来。
案例二:关注员工成长,助推企业发展
幸福公司有一支在转型发展中经受住考验、得到了锻炼的员工队伍。公司从战略高度定位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的相应关系,关爱员工生产生活,关注员工成长发展。一是抓好人力资源调配。公司根据发展规划,做好人力资源综合协调配置工作,妥善、平稳调整人员结构,为发展储备技术人力资源。二是抓好员工素质培训。公司每年分类组织有针对性地培训,使员工的综合技能不断提高。近几年,在岗员工每年培训人均达2.8次、30小时。三是抓好员工激励机制。公司自2009年开始,建立“首席岗位制”和“师徒带教”机制,用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创造幸福”的企业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员工学知识、学技能,激发争当智能型员工的热情,积极营造“企业发展不断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员工素质提升不断满足企业转型发展需求”的氛围。
聚焦员工成长,抓队伍建设,促进了员工素质能力的普遍提高。公司油泵车间负责人钱伟平同志,在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的转型发展中多次转岗,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抓紧学习充电。他精于数控机床操作,积极参与新产品试制。在担任车间管理人员过程中,他提出并实施了强制换刀具程序和操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坚持在生产现场调度巡视,保持设备的高利用率;遇到生产任务重,人手紧张时,他还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工位上顶岗操作。他以“学无止境、完善自我”为座右铭,勉励自己积极进取,在公司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案例三:精益经营增绩效
幸福公司一直坚持精益经营的优良传统,2004年按照上汽集团要求推进精益管理评价体系,2010年又深入开展精益管理实践活动,顺利通过华域组织的检查考评。公司从基础管理抓起,通过精益管理提升经营绩效。
一是抓部室,带班组。公司实施年度“经责制”和“目标管理”考核,通过目标、任务分解和签约承诺、月度考评,与部门效益挂钩。公司建立部门科室与车间主任、班组长信息互通和快速响应机制,提升管理效率。公司以“5S”为载体,通过PDCA循环,始终保持良好的生产作业现场环境,受到用户赞扬。
二是抓管理,增效益。公司积极推进“人人成为‘经营者’”管理活动,2009年获上汽集团授予的“规范单位”称号,两个生产型班组被评为“经营体先锋班组”。公司全面推进降本增效活动,并紧紧围绕油品、刀具、工具采购、预算费用、劳动生产率提高、质损率下降等目标展开,严控制造费用,追求综合成本下降,取得可喜成效。
三是抓工具,谋长远。公司组织中层干部等管理人员进行运营绩效KPI管理工具培训,并按照“华域汽车运营绩效管理指标”的要求,完成了公司运营指标数据采集、整理,并针对偏差现象进行专题分析诊断,制订整改措施,保证KPI指标数据处于常态受控范围,经济运营质量持续提升。近5年来,公司的销售规模增长了300%,实现了盈利目标。
上汽集团32家已发布的基层单位特色文化
1、上海大众“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特色文化
2、上海通用“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特色文化
3、延锋“家园文化”
4、上海小糸车灯“改善文化”
5、上海三电贝洱“‘经营者’文化”
6、上海汇众公司“汇众文化”
7、上海纳铁福“精益·卓越文化”
8、上实交通“致强文化”
9、联合电子“环境文化”
10、上汽销售“服务文化”
11、上海法雷奥“绿屋文化”
12、上海皮尔博格“精品文化”
13、上海科尔本施密特活塞的“三力文化”
14、上汽通用五菱“低成本·高价值文化”
15、上汽开发公司“开发文化”
16、上汽变速器“一切工作服从于质量”的特色文化
17、上海采埃孚“人和文化”
18、上汽资产经营公司“新·心文化”
19、上汽财务公司“价值文化”
20、上海赛科利模具“尚优文化”
21、上海中国弹簧“三环文化”
22、上汽集团乘用车“品质文化”
23、安吉物流“诚信文化”
24、申雅密封件“合作文化”
25、大众变速器(上海)“太阳花文化”
26、上海制动系统“责任文化”
27、上汽培训中心(党校)“育人文化”
28、上海天合公司“保险文化”
29、南汽集团“精益文化”
30、活动中心“三优”文化
31、大众动力总成“‘动力’文化”
32、上海萨克斯“同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