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车型上市刚过3年,上汽大通已跻身国内宽体轻客市场前三名,更是同领域出口率第一、出口范围最广的品牌。从基地建设到生产制造、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拓展,“大通速度”创造了多项行业纪录。
业界瞩目的“大通速度”,源自其背后的体系能力。而这个体系能力,离不开上汽商用车围绕产品项目和能力建设的持续创新。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主任曹心平、党委书记顾庆不约而同地提到,上汽商用车业务与上汽集团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对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而言,既承担着提升创新能力的使命,也在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体系创新支撑产品竞争力
“上汽大通产品竞争力的领先,得益于两个方面的领先。其一是研发体系,其二是信息化体系。”曹心平说。
在继承上汽集团GVDP的基础上,上汽商用车建立了完整的整车开发流程CVDP,并依据商用车法规、市场和产品特点,不断优化改进这一开发流程,使之适应不同市场、不同客户、不同交付状态的需求。
在上汽大通G10项目初期,项目组便引入了概念设计评审,提前在工程设计阶段控制和优化设计成本。项目组及各功能块多次优化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投入,最终项目预算节约了15%左右。通过规范关键节点控制,大幅缩短了开发时间,从后驱架构方案确认到正式投产,仅仅花了30个月。
自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成立以来,短短6年间,其研发能力已完成两次跨越。从上汽大通几大产品平台来看,V80处于团队组建、流程体系初建阶段,大改型是自主研发迈出的第一步。G10首批车型上市成功,标志着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已具备新车型对标开发能力,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能力建设中期目标。如今,技术难度更大、对工程专业能力要求更高的皮卡平台架构开发又已启动。
产品创新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而在“如何运用大数据”之前,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数据从何而来”。上汽商用车的IT系统给出了答案。(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