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便捷与隐患之间的较量。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福特公司因其MyFord Touch触屏控制系统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日前在美国遭到起诉。为此,福特宣布将对该系统进行简化,并重新引入传统的物理旋钮。
车载触摸屏由于其外形美观,使用便捷,因而在近几年大为流行。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福特旗下80%的车型都使用了MyFord Touch,驾驶员可通过LCD屏幕界面,使用微软公司支持的SYNC操作系统进行操控。但该系统在2010年陆续投放市场后使用故障频发。仅去年11月,每1000辆安装MyFord Touch系统的福特车总共上报发生了400起故障。这些故障包括系统卡死、功能错乱、黑屏、无法连接到移动设备等。系统的缺陷分散了司机的注意力,使其无法聚焦路面情况,从而造成驾车隐患。
车企推动汽车智能化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更多功能齐全、使用便捷的产品,从而提高驾乘的舒适性,这本无可厚非。
但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当便捷的产品遭遇安全隐患,谁该来为此买单?
从厂家角度来说,在推出一种新产品后,应经常对消费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反馈情况对产品做出调整。比如福特的MyFord Touch,不少消费者在使用后最大的感受是操作复杂,不够直观,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不如年轻人强的中年人来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该系统操作。另外,系统经常会发生崩溃和错误也是消费者抱怨的主要问题。其实,这个时候,厂家就应该对该系统进行改进,从而能够适应更多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而不是等到消费者的投诉纷至沓来的时候才对此做出回应。
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也需要从自身做起,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使用这些车载电子产品。比如,在快速行驶的高速公路上,在路况并不理想的雨天雾天,以及较为颠簸的马路上,就要尽量减少这些产品的使用频率,这不仅是对自身行车安全的负责,也是对他人行车的一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