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于5月下旬发布。经过20多天的民意征集和修改,备受关注的“办法”正式稿于6月26日出台,7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
“办法”开宗明义说,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落实公交优先和节能减排政策、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办法”对中小客车总量的调控指标,分为增量指标、更新指标和其他指标三类。增量指标一年的额度为12万个,月均分配。增量指标中,节能车1.2万个,以摇号方式配置。普通车10.8万个,其中6万个以摇号方式配置,另外4.8万个以竞价方式配置。节能车增量指标和普通车增量指标分别摇号。单位和个人取得的节能车增量指标,按节能车办理登记。单位和个人以摇号方式取得的普通车增量指标,按中型、微型客车和排量不超过2.5升的小型客车办理登记。增量配置额度里,单位和个人分别占12%和88%。
“办法”相对于去年的《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在不少方面得到了优化与调整,在“限制”方面有所松绑。例如,非本市户籍人口申请粤A牌增量指标的门槛有所降低,减少了颇多在穗就业的外地“潜在车主”的上牌限制,将港澳台居民、华侨和外国人连续居住时间,由3年减少到两年;将非本市户籍居民缴纳基本医保的时间,由3年缩短至两年。又如,为保障企业发展,适当降低企业申请增量指标上缴纳税额的准入条件,企业增量指标申请编码数量不再封顶,依额度按级差申请;为方便市民,取消单位和个人分单、双日在指定网站提出增量指标申请的规定,将单位摇号由每两月一次调整为每月一次。
“办法”的最大亮点在于“车辆置换”规定的松绑。去年“通告”规定,“车辆置换时新车排量不得大于旧车”且“一个号牌指标只有一次更新机会”。如今的限购新政,柔性化多了,更新指标中,个人在10年期限内不限次数申领;未在10年期限内申领更新指标的,可在10年期限后按规定申领一次更新指标;排量2.5升以下旧车换新车,排量不受限制,2.5升以下排量更新不受限、随便换;个人名下有多辆登记在广州的中小客车,各车辆申领更新指标的期限和次数分别计算。这些松绑规定,不仅受当地汽车厂商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以及东风日产的青睐,也被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等外地厂商看好。“广州市场下半年丰田汽车销量将提高30%~50%。”一汽丰田经销商如此表示。上海通用别克经销商说,别克品牌君威与君越主打排量2.0升和2.4升,英朗GT和XT也在1.6升以上,置换门槛的放宽,更新需求能量将得到释放。“预计市场置换率将恢复到去年限牌前的水平,由10%提升至20%。”经销商的底气,均来自置换市场的诱惑力。广州当地经销商对“办法”松绑普遍持积极心态,他们认为置换市场将是广州车市未来销量的一大支点,广州市场容量的增大,将促使华南地区下半年销量提升10%左右。
针对“办法”新政,广州市中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在7月1日同步推出“更新指标申请信息变更”“放弃更新指标资格”和“未通过报名申请资格审查者对审查结果存有异议的资格复核”三项便民服务指南,当地媒体称赞三大“服务指南”均有相当的人性化,解决了单位申请人由于名称变更或组织机构代码变更、个人申请人由于名字变更或身份证件号码变更等原因,没有及时对其名下车辆登记信息相应变更,导致无法申领更新指标的燃眉之急。
此外,“办法”规定,使用节能车增量指标办理登记的车辆,在办理转移登记、注销登记或者迁出该市的变更登记后取得的更新指标,只能用于节能车办理登记;准车主想购买新能源车的,不用参加摇号即可直接申领上牌指标;购置节能车或者新能源车的,在该市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后,市级财政给予补贴(具体补贴办法由市财政部门另行制定)。这些规定,顺应了国家节能减排、鼓励新能源车和节能车购买的大政方针,导向十分清晰。
在征求公众意见稿中,与“办法”配套的“特殊区域号牌”和“外籍车牌限行”两大政策尚未“落地”。“特殊区域号牌”,有点类似于上海的“沪C”牌照,即无须竞标拍牌,也不必参与摇号的郊区车牌。有关部门表示,此举还在研究之中。对挂外地牌照“长期”行驶在广州市车的限行规定,有一种意见认为,“限外”容不得半点松动,否则,对摇号得牌特别是竞价得牌的用户,很不公平,只会使越来越多的人找空子规避“限牌”。但“限外令”有诸多弊端,如何规避,同样需要时间调查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