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构筑网络 结构转型
近年来,整车厂的生产基地布局呈现网络化、规模化的特性,现有的物流资源已难以匹配市场需求。安吉物流根据战略规划,将依托码头、站台,在全国建设七大中心枢纽和若干一般枢纽。这些枢纽集合多种运输方式、连接多条干线、辐射多个省份、服务多位客户,支撑起公司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
该公司迄今已启动华中、华北、东北、西北等多个枢纽项目,并推行分区管理模式,使战线前移,更加贴近市场,做到快速反应、科学调度。到“十二五”末,一张辐射全国的综合性物流网络即将构筑完成,安吉物流将在每个战略要地拥有自己的“前沿阵地”。
随着整车厂生产基地产能的大幅提升,单一运输方式的潜在风险逐渐显露。整车厂对规模化、集约化运输方式的需求,以及公路运输工具新标准出台、行业逐步规范等因素,削减目前占据中国汽车物流行业主流的公路运输比例,提升水铁运输比例成为大势所趋。
为此,安吉物流提出了“大力发展水路,适度运用铁路,调整控制公路”的运力规划目标。去年初,该公司成立了航运板块筹备工作组,经过调研制订了航运板块发展长期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大力建设并基本建成安吉物流航运板块,并力争在2015年国内整车水路运输量达130万辆,2017年末将水铁运输比例提升到三分之一。
相应的水运资源投入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去年10月,安吉物流第一艘800车位长江汽车船完成交船,现已投入运营。新购置的1500车位二手船“泰春轮”,去年年末也已投入运营。该公司通过选择适合的水路线路、定航定班、提前集单和落实两段公路运力等措施,为客户提供了更经济、更可靠的水运方案,公司去年的水运比例较前年有了大幅提高。
在庞大的服务网络、前移的管理模式与合理的运输结构支撑下,安吉物流面对“两会”“十八大”等会议交通管制影响,提前做好各种解决预案,顺利完成了特殊时期的发运任务。
集成技术 进取未来
在安吉物流,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随处可见。大屏幕30米宽、由84块LED显示屏组成的可视化物流系统,是安吉物流先进技术的代表之一,为客户提供现场的运行态势可视化、状态数字化、采集自动化和展示图形化服务。去年,该系统完成了零部件物流及口岸物流网络运输的可视化集成,其终端还延伸至上海通用等核心客户,目前已完成上海通用厂内可视化展示中心和监控中心,通过系统监控,使双方及时了解整车业务运行状态,提升运作问题的响应速度。
去年,该公司大力推进电子签收系统应用实施,迄今已经落实首批2000台设备的发放和使用,完成在安亭和金桥两大VDC的推广,设备使用率从原来的50%以下上升到90%以上。
该公司的整车物流智能化调度与配载系统,也已进入应用测试阶段,有助于提高运输工具的利用率、调度的效率和合理度。
去年,该公司撰写了《大规模汽车物流低碳化与智能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报告,对企业近3年来在低碳化与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应用进行了集成,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为未来打造安吉物流的物流技术中心进行了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今年,安吉物流将围绕上汽“三提”工作主题,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与国内物流集团广泛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公共平台的形成,实现物流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化物流运作及成本,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响应集团海外战略,通过开展国内外合作,搭建国际物流网络。(见习记者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