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埃孚:创新求强
“依靠不断成长的员工队伍,将上海采埃孚建设成为国内第一、亚洲领先、世界知名的汽车转向系统卓越供应商。”正是为了实现这一企业愿景,上海采埃孚人在“客户导向、创新超越、合作发展、正直诚信”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发展。
走在创新驱动前沿
上海采埃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是国内排名第一的转向系统专业供应商,公司自主研发的转向系统和零部件产品不仅向国内各大整车厂供货,而且转阀、齿条等零部件还出口德国、法国及马来西亚等地。
为适应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要求,采埃孚加快实施产品升级换代,在确保已有液压转向系统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积极争取电动化转向机新项目。目前,上海采埃孚已基本形成液压转向机、电动转向机、转向管柱“三足鼎立”的产品新格局。
技术创新是公司转型发展的根本驱动力。2012年5月,上海采埃孚新研发大楼投入使用,成为采埃孚集团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集产品设计、计算模拟、试验试制、系统匹配等研发功能为一体,为公司产品全过程开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公司积极培养研发类人才,年内研发类人才将达230多人。为鼓励员工投入创新活动,公司每年召开专题科技创新表彰大会,表彰技术研发成果和优秀开发人员。研发部门专门设立了部门创新优化项目,不断营造创新氛围。目前公司共有35项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5项),12项专利处于受理阶段(其中新申请的发明专利7项)。
做和谐共进典范
公司工会持续组织和深化“讲学习、促发展,在公司第二次创业中展风采”系列主题活动,围绕“尊严生活”“体面劳动”和“快乐工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推进公司“八室一厅一场”等员工“三最”热点设施持续改进。
此外,采埃孚还组织开展小型、灵活、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注重职工之家、职工小家的培育和创建工作,着力营造有向心力的“家”的氛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公司荣获“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上海市职工民主管理最满意企业”等多个荣誉称号,先后有3名员工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正是依靠不断成长的员工队伍和和谐的企业氛围,采埃孚在企业转型的道路上走得踏实而坚定。2010年,采埃孚实施异地工厂建设;2011年,上海采埃孚(烟台)公司建成投产,开始向上海通用汽车东岳与北盛基地、华晨宝马、长城汽车、北汽福田等北方客户供货;2013年,烟台子公司将完成第三期工程的建设。2012年,烟台子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同比实现翻番,正逐步发展成为公司辐射华北客户的生产基地和采埃孚集团的全球样板工厂。
上汽开发公司:“阳光”缔造和谐
在今年3月举行的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上,上海汽车工业开发发展有限公司被授予“2011—2012年度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十佳单位”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称号。这一荣誉,让上汽开发公司员工倍感骄傲。
作为一家国有独资企业,上汽开发公司长期以来十分注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通过打造“阳光厂务”,推动企业和谐。公司成立以来,先后荣获全国机械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国资委党委系统先进基层组织;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上海市文明单位、平安单位、安全单位;上汽集团先进党组织、红旗党组织;上汽集团先进职工之家;公司总经理荣获上海市职工信赖的经营管理者等奖项。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六个化”
上汽开发公司把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开发公司全面推行厂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并重点推进“六个化”,即:重大决策科学化,分配制度规范化,干部管理民主化,干部廉洁自律报告制度化,经营管理重点环节程序化,大宗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公开化,同时注重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与公司企业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公司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列入公司相应的管理流程。
坚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打造和谐企业
为坚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该公司在建章立制保证民主管理的长期性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民主管理的稳定性。领导班子成员在决策重大问题时,充分尊重民意,努力做到不“临时动议”,职代会、集体协商等会前将议事内容通知所有议事成员,让他们提前思考;不“先声夺人”,开会时领导不先发表自己意见,一般都让其他成员畅所欲言,最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武断拍板”,如遇意见分歧较大,除个别紧急情况下,留待下次会议再议。这就营造了快乐、和谐、民主的氛围。
此外,公司注重汇聚民智,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做到对每一条建议都有评议和反馈,对有的建议提交领导审阅,使领导能够了解员工的想法,从而为领导的工作提供了参考。“阳光厂务”让企业得到了健康发展,目前,上汽开发公司已形成了一条主线发展(商业房产开发和工业地产建造)、两个方面经营管理(不动产经营和物业管理)、第三方服务(企业综合后勤服务)的业务架构,闯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
荣威E50纯电动轿车项目团队:齐心打出漂亮攻坚战
荣威E50纯电动轿车作为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军令状”项目,它的成功上市凝聚了上汽集团全体员工的无数心血和汗水。E50华丽光鲜的外表下,不仅凝聚了世人对普世价值回归的寄托,更倾注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荣威E50团队成员长达三年多的全情付出。
在这光鲜亮丽小精灵诞生的背后,有着许多为之默默奋斗的人,和那些起舞飞扬的青春。
磨砺宝剑 飞扬青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起初的试制阶段,E50项目组重点关注一次装配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为此,组员反复拆装培训车辆以验证工艺,而如何保持准确性及稳定性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经研讨,项目组决定在方法控制上进行改变:检查是关键。
由于纯电动车的精密性高,特别是在高压电安全部分不容许有一点错误,传统检查只是在重要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确认,这对于E50来说显然已经不适用了。为此,在临港工厂总监戴建军的指导下,项目组成员制订了新的检查计划:在每一步增值步骤中都设立检查项——工艺检查单,对于QCOS点、高压部分则设置重点检查,操作完成后立即进行扭矩复检记录,操作人员和检查人员须同时签字。
从项目开始到上市发布都见证着大家每一步努力奋斗的脚印。为了保证正常的项目计划,工程师和操作人员常常是加班加点,操作人员既需要装配,同时又要返修,很多时候都是一周六天的工作量。在荣威E50发布的前夕,为了保证几辆展车最完美的质量,工程师和操作人员加班加点对展车进行反复测试、验证,连续工作到第二天凌晨5点,才保证了发布会上荣威E50最完美的高姿态。
“e”诺千金 决不罢休
在平时下班后和双休日,细心的员工们一定会看见项目组电子电器团队成员们加班攻克技术难关的身影。回到2011年12月,正式颁布的国家法规中的一条强制性要求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量产新能源汽车必须上远程监控系统。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让大家感到困难重重。
但是,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明白,这个时候不能退缩,一定要按时保质做好这款产品,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在公司领导和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坚守“e”诺千金的信心鼓励下,电子电器团队成立了以部门总监郝飞为队长的EP11远程监控开发突击队,群策群力,积极奋战,突击队小组多次加班到深夜进行技术的讨论和测试。
“这样设计既可以保证终端提供给后台足够的信息量,又节省空中流量20%……”“这个接口加入状态参数可以使系统具有更强的服务扩展性……”在某个平凡周末的上汽大厦会议室内,电子电器部与信息部工程师们正分别从TBOX终端和TSP后台的设计角度对远程监控制项目的一些关键技术点如何优化展开着激烈的讨论,出差在外的郝飞也十分牵挂这个项目,多次打电话加入技术讨论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最终,在各方努力下,他们打赢了这场漂亮的攻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