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营业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净利润同比增长27%。自2010年以来,公司净利润已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百分比增长。最近,上汽财务公司第五次荣获“上汽集团经营业绩优异企业”称号,作为“2012年上海金融业领军人才”和“2012年沪上十大金融创新人物”的公司总经理沈根伟也连续荣膺个人金牌。
入行虽晚 后来居上
1994年,上汽财务公司正式成立。创建初期,该公司抓住上汽集团所属企业因桑塔纳轿车国产化亟须技改贷款而银行无法充分提供的良机,发挥自身的资金优势,赚得了第一桶金。然而,随着中、外资银行的陆续成立,技改贷款普遍化,同时,上汽集团旗下绝大多数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充裕了资本和技术实力,摇身成为各大中、外资银行的“香饽饽”,上汽财务不再具有竞争力,企业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当时胡茂元董事长跟我说,上汽集团是不保护落后的,你不能指望特别的保护,要想办法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沈根伟这样回忆道。经过公司上下反复研究,坚持“在为集团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中体现自身价值,在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同时求得自身最大发展空间”的核心价值观,上汽财务决定进入汽车金融市场。
2004年,上汽财务与美国通用金融公司合作合资成立公司,为了扶植当时合资公司成长,双方股东约定合资双方在3年内不另搞汽车金融业务。遵照约定,上汽财务真正进入到汽车金融领域是2008年,彼时,国内汽车金融企业已经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沈根伟说:“上汽财务入行很晚,但发展很快,目前批发业务和个贷合同量稳居第二,仅次于上汽通用金融。”
其实,早在2000年,上汽财务公司就曾涉足汽车金融领域,但由于汽车金融的发展环境在中国尚未成熟,开展此项业务的财务公司和商业银行都碰了一鼻子灰。从向通用拜师学艺到独立操作,沈根伟发现“洋模式”确有独到之处,但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从单车融资到订单还款,从贷前控制到贷后管理,上汽财务公司从多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创新了一套内控管理体系。
如果说制造业的设计图纸是其核心竞争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其企业管理水平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制度、流程设计来体现的。回忆这段“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沈根伟总结说:“当你不懂的时候,就要做一个谦虚的好学生,最要不得的是学了一点皮毛,就以为什么都懂了;更重要的是你不要永远只满足于做一个好学生,要有超越老师的抱负。”(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