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3北美国际车展期间,“全球汽车论坛中美对话暨2013全球汽车精英论坛”在底特律同步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携手合作,促进汽车工业繁荣”,旨在搭建一个中美汽车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推动中美两国汽车产业的共同发展。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长王侠在论坛上指出,中美车企之间应形成“竞合”关系,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广泛合作。
搭建中美汽车业交流平台
当前,中国和美国的汽车业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运作各领域有很大差异,但两国汽车产业之间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两国车企的合作脚步在加快。与此同时,中美两国在汽车贸易领域的摩擦有所增多,随着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逐渐成熟,两国车企之间的竞争正逐渐加深。
王侠指出,中美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2012年,在美国经济复苏迟缓以及大选背景下,涉华经贸摩擦和矛盾增多。但历史和实践都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中美关系的主旋律是合作,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应是互利共赢。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实现共赢,推动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1—11月,中美贸易额达到4386亿美元,同比上涨8.2%。截至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共有115家企业到美国投资,投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
期待中美车企加强合作
会上,前美国汽车研究中心董事长、Auto Harvest董事长David Cole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汽车制造商不仅要积极创新,更要紧密合作,将全球汽车行业推向一个相对确定和稳健的未来。
福特前全球技术策略执行总监、现任Automotive Insight总监Mike Thomas同样指出了创新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国车企应该摆脱依赖症,以合资时代培育出来的本土企业家为龙头,发展本土品牌汽车,在国内外进行并购,进入真正的创新之路。
汤森路透副总编辑Paul Ingrassia发表演讲认为,中美合作目前虽总体进展良好,但对双方而言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多数中美合资车企采取50%对50%的股份划分,而美方更为关注和担心的则是能否在其中保持主动,避免陷入被动的局面。但他同时表示,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中美合作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是在大方向上使双方都受益的商业模式。
此外,美银美林董事总经理、全球工业负责人Jeremy MacFadyen以及德勤汽车行业领导人Joseph Vitale均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对中美两国汽车行业的沟通合作表示乐观期待。(云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