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曼胡默尔在中国的业绩增长了30倍。去年8月,时任曼胡默尔长春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霍明(Philippe Rhoumy)被任命为曼胡默尔中国区执行总裁。在这样的高起点上要有进一步发展,担任这一职务无疑会压力倍增。在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阶段,曼胡默尔去年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如何,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思路,近日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Philippe Rhoumy
高起点新挑战
问:曼胡默尔近10年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快,这意味着企业的起点也变得越来越高。您担任胡默尔中国区执行总裁一职,是否有压力?
Rhoumy:我从事汽车行业已经有20年时间,在曼胡默尔工作了10年,在中国也有近5年,我对汽车行业并不陌生。曼胡默尔一直致力于为客户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提供更快、更好、更专业的服务,因此每天都有新挑战。
我们希望能够全面发展。首先,我们要在OEM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发展新客户,我们已经和许多欧美系的著名汽车厂商开展合作。商用车也是我们发展的重点,我们在重卡领域有很好的表现,在轻卡还是空白,这将是未来重点突破的领域。此外,我们希望在售后市场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除了高端市场,我们还要满足中端市场客户的需求。相比以往,这些会使工作变得更复杂、更具挑战性。
未来年增长10%不保守
问:相比2011年,曼胡默尔去年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如何?未来几年的目标是什么?
Rhoumy:去年,曼胡默尔中国在汽车业取得15.3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相比2011年,增长了25%。其中,13.5亿元来自主机配套业务,1.8亿元来自售后业务。这两项业务相比2011年,都有大约20%的增长。
按照已有业务计划显示,2013—2015年,我们会保持约10%的增长,这和中国汽车市场整体的稳步增长趋势是相吻合的,但是我们的目标略高于市场平均增幅,增长主要来自过去1~2年我们获得的新订单。
问:中国汽车市场2011年开始进入微增长,但去年曼胡默尔取得了25%的高增长,刚才提到曼胡默尔未来3年的计划仅为10%,是否有些保守?
Rhoumy:我们在去年增幅明显高于市场增长,这是由于过去几年,我们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我们的主要客户如大众、通用在中国发展强劲。未来3年,放缓的市场预期,新产品的市场导入等原因,我们的销售仍然要保持10%的增长,还是高于整体市场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
此外,虽然全球各个主机客户都在中国发展,但是我们与他们的合作是有选择性的,我们选择那些有意愿和我们开展长远合作发展的客户。我们在业务决策上较为慎重,有很强的选择性。
期待售后市场
问:汽车市场虽然进入微增长,但汽车保有量却在增加。2013—2015年期间,售后市场是否和主机市场一样有10%增长的市场预期?
Rhoumy:曼胡默尔在中国持续并高度关注售后业务发展,曼胡默尔管理层对售后市场有非常高的期望,远高于对主机市场的期望。
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亿辆,该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蕴藏着滤清器售后市场的强大商机。但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家有规模的滤清器企业参与竞争,算上小作坊之类的企业,该数字超过2000家。售后市场上,各种鱼目混珠的产品充斥其中。曼胡默尔在高端市场上建立起了高品质的形象,但在需求量最大的中端市场出现了空白。因此,我们并购了蚌埠吴业,用其目前已经非常广泛的产品线充实曼胡默尔在售后方面的中端产品市场。我们在售后市场将采取双品牌战略,即高端市场的“曼牌”和中端市场的“吴业”滤清器。
突破重乘轻商
问:在商用车特别是轻卡业务方面,曼胡默尔将有怎样的突破?
Rhoumy:从去年增长的数字看,这是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细致分析一下,事实并不乐观。我们的增长主要来自乘用车的业务,我们在商用车特别是重卡业务在近一年里呈现下滑趋势,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一个关注点。商用车特别是轻卡,将是曼胡默尔中国未来重点突破的领域。
曼胡默尔在滤清领域是毫无疑问的专家,我们将帮助客户解决滤清方面的技术性难题,关注客户的特殊需求。去年,我们成立了专门关注商用车柴油滤清方面的研发团队,加强与国内卡车厂商的合作,从重卡领域的传统客户开始走向轻型车。凭借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曼胡默尔在中国市场获得的第一个卡车空调滤业务,成为曼胡默尔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将不断推出新产品,朝向满足更高排放标准的新技术应用发展,曼胡默尔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