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霍尼韦尔交通系统集团发表预测称,到2017年,全球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乘用车数量预计将会增加80%。人们对节约燃油、性能高和排放较少温室气体的汽车需求的日益增长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因。同时,中国市场中涡轮增压发动机数量将呈现惊人增长。
预期2017年,涡轮增压发动机将配装在全球销售的3600万辆乘用车上,即约为当年所售全新轻型汽车的40%。2011年,全球售出的2000万辆新车上安装了涡轮增压器,约占全部售出汽车总量的25%。未来5年内,中国的涡轮增压器市场将从400万台翻番至800万台,新车的涡轮增压器盖配套比例也将增长到接近30%。
美国、印度和中国有望引领全球增长,皆因这些市场中的消费者与汽车制造商,将从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入手,寻求节约燃油的方法。
在欧洲,涡轮增压器已经部署到了三分之二的乘用车上,随着汽车制造商需要达到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求,此项技术会日益普及,有望从2011年的新车配置率67%提高到2017年的85%以上,达到1740万台。
霍尼韦尔交通系统集团市场营销与产品管理副总裁Peter Hi指出,“涡轮增压发动机预计将维持全球增长的态势,因为它能满足广泛的汽车细分市场和地域市场中消费者的需要。与其他技术相比,它既能节省燃油,又以经济的价格提供了高性能。这使其备受紧凑型轿车、全尺寸豪华型轿车、皮卡及介于其间任何车型的青睐。”(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