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8/pc20250817febf0e6c06ec45b199353400bc8b2f04.jpg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子产品,尤其是音响娱乐系统的更新换代节奏加快,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不断创新求变,力求做到“人无我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2-11/25/033228.html

等待处理…

创新引领“三化”路

——访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2012/11/25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子产品,尤其是音响娱乐系统的更新换代节奏加快,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不断创新求变,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2008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及市级技术中心。最近,该公司荣获“2012年上海市创新型企业”称号。

在先进的创新体系与健全的创新队伍支持下,延锋电子走出了一条契合华域汽车“零级化、中性化、国际化”战略创新发展之路,新品产值率达98%。2011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41亿元,出口超2亿美元。“我们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具有原创技术和发明的技术中心。这个目标是可实现的。我们正在向这个目标迈进,而且速度很快。”该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陈尊毅说。

建成Visteon电子全球最大技术中心

延锋电子素来将自主创新放在企业发展规划的首要地位,完善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将自主创新充分融入公司发展战略。2007年,该公司制订了5年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明确了产品技术发展路线图。2010年初,该公司整合了Visteon在亚太地区的CTC(中国技术支持中心)资源,建成了新技术中心,2011年年底成为独立法人,正式更名为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拥有员工近500人,研发人员占电子公司全体员工比例超过10%。

合并后的技术中心依托Visteon全球先进技术,具有丰富的设计和开发经验,以及完整的测试和验证能力,完全具备自主研发和试验验证的条件,以音响娱乐系统、驾驶信息系统、中控电子模块为三大主导产品线,其中,前两者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排名前三。如今,延锋电子技术中心与Visteon直属的北美与英国两大技术中心并列,位居Visteon电子全球三大技术中心之一。“在这三大技术中心之间,我们人数最多,每年的投入和项目数量也最多,是名副其实的最大的技术中心。”陈尊毅说。

“零级化”的核心,即掌握满足市场需求的核心技术。在TIGER 2A这一超低成本平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延锋电子与调谐器、CD的最新研发技术保持同步,深化了同主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一大批技术人员在相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成熟。该项目荣获“上汽技术创新”三等奖,其中的技术创新点“高精度限流稳压电源”于2010年获专利授权,“用于汽车的多路恒流照明电路”专利于2011年受理。2009年至今,该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20件,并已拥有9项软件著作版权及47项实用新型专利。

全年开发100多个项目

在业务范围上,延锋电子呈现明显的“中性化”特征。目前,该公司的最大客户为福特,其次是雷诺-日产,此外还包括丰田、本田、马自达、铃木、三菱等,上汽集团以外客户占比超过80%。在丰田油泵控制模块项目开发过程中,延锋电子在压缩成本、大幅降低产品尺寸和重量基础上,提升技术降低噪音,实现零缺陷投产。该公司3年交货近50万台,产品质量得到客户的极大认可,荣获2011年“丰田技术与发展奖”,并在丰田公司内被列为丰田新供应商“最佳实践”样板项目。

目前,延锋电子在国内共有5家制造基地,分别位于上海松江、浙江绍兴、江苏徐州、吉林长春和重庆。今年5月,上海松江工厂第二厂房落成,厂区总面积达到约3万平方米,为未来扩大产能做好了充分准备。“松江工厂可以说是Visteon全球面积最大、投入最高、产出最大的样板工厂,人均销售额在Vistcon全球所有工厂中排名第一。”陈尊毅介绍道。

尽管尚未在海外设立制造基地,但延锋电子积极参与主机厂的全球平台项目,也是“国际化”的另一种体现。2011年,该公司参与开发了大众全球项目MIB-G,平均年产量达86万台,平均年收入2亿~3亿元。作为首个大众全球收音机项目,MIB-G的直接客户包括上海大众、印度大众、俄罗斯大众、墨西哥大众及巴西大众,而其前期的平台建设、流程策划和概念设计都在延锋电子技术中心完成。该项目的成功,不仅开拓了延锋电子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了工厂的自动化能力,并为进一步扩大该公司在大众的市场占有率产生积极效应。

今年,延锋电子正在进行的开发项目共有100多个,其中,全球项目业务量占30%以上,包括一个雷诺-日产集团的全球音响娱乐系统项目。该项目年产量预计80万台以上,年销售额预计超过2亿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该公司不仅为上汽乘用车公司两款新能源汽车提供仪表,而且与上汽联合开发了一项铅酸电池控制模块,有利于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启动效率,得到了上汽的认可。

不能“躺在大树下乘凉”

经过一些全球项目的历练,延锋电子锻炼了一支能够支持全球业务的队伍,并为中国在汽车电子产品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令公司管理层十分欣慰。延锋电子的专家发展通道为技术人员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一发展通道含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专家、高级专家共5个级别,该公司现有25名专家,其待遇比许多管理人员都要高。荣获“上汽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杨建军工作室,正是该公司专家领域的杰出代表。

在培训体系上,延锋电子通过网络E-Lcamning形式,传承前人经验,让新员工直观、快速地熟悉工作流程,并通过项目过程中老员工的传帮带,带动新员工成长。此外,该公司每年都有几十名员工被派往欧洲或北美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成立10年来,延锋电子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愿景,不断发展自有技术、优化产品质量,以“零级化、中性化、国际化”打造核心竞争力,赢得了客户与市场的认可。而在陈尊毅看来,创新发展的脚步不能停歇。“我们不能有‘躺在大树下乘凉’的思想。首先,我们算不上‘大树’,其实没有凉可乘。其次,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乘凉’一定会走下坡路。我们要有一套新陈代谢的机制,确保公司的长期良性发展。”谈及对未来的期待,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在汽车电子产品领域,我们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将不断缩小。我们需要一些积累、磨炼和提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见习记者 杨阳)

上篇:没有了
下篇:民盟上汽热心资助贫困地区教育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