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资助、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共同开展的“汽车零部件热冲压关键技术在车身覆盖件轻量化技术上的应用研究”项目,10月25日通过专家组项目验收。专家认为,该技术在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不仅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形成自主研发能力,而且降低开发成本,有利于本土整车企业缩短新车型开发周期。同时,实现产品结构的多元化,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近年来,热冲压技术以其能减轻车身自重、降低燃油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强车身强度及抗碰撞性能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汽车车身零部件。2010年6月,上海赛科利公司与同济大学共同开展该项目的联合攻关。该课题通过大量的CAE分析、CFD模拟和实验研究,分别建立了热冲压零件材料高温力学性能数据库和热成形模具材料热物性数据库,形成了热冲压模具的模块化设计流程,编制了热冲压模具设计公司级标准,优化了模具冷却系统结构与参数。
通过研究,上海赛科利公司掌握了热冲压模具设计的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热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验收专家组张振华等对该课题的各项创新与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建议企业在拼焊板、镀锌板等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领域,通过“产学研”进一步深入研究。(马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