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作为支持单位,由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下属服务业司(DGCIS)、法国企业国际发展局(UBIFRANCE)发起,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处组织,中法电动车交流会10月17日在上海召开并圆满落幕。
此次会议汇集了80余位中法两国致力于电动汽车研发、应用以及推广的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代表。上汽集团、华域汽车、联合汽车电子、上燃动力、上海海能、航空电源、上海雷博新能源等企业派代表出席了会议。法国参会企业包括标致雪铁龙集团、法雷奥公司,以及从法国远道而来、由21家企业及政府研究机构组成的法国电动汽车代表团。
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梁元聪、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处商务参赞方怡(Isabelle FERNANDEZ)致辞。会议就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电机、电池两大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精进百斯特电动、上海奥威、上海恒动电池分别介绍了各自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果。法国E4V公司针对锂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的介绍。法国Renault Trucks Volvo AB公司关于电动卡车的发言为与会者带来了法国企业在电动汽车研发领域的最新信息。
目前,全球已就应对能源危机,保护环境达成共识。法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扶持汽车产业度过全球经济危机,保障法国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法国政府适时地推出了激励政策。在巴黎、里昂等大城市,电动巴士、电动汽车自助租赁等试点项目已经开展一段时间,并获得了成功。今年10月3日,随着“伊尔茨曼项目”的启动,法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消费者购买、使用电动汽车的新措施,同时也包括与电动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根据“伊尔茨曼项目”内容,现有的消费者购买一辆电动汽车享受7000欧元的环保津贴政策将延长至2013年,优惠对象也从原先的个人消费扩大至企业以及公共机构购车。与此同时,政府将拨出总额5000万欧元专款用于资助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同样,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以上海市为例,自2006年市政府批准成立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以来,经过6年发展,上海已形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自主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由上汽集团研发的荣威750中混轿车已经于2011年上市,而荣威E50纯电动车也已经通过样车试验,于今年10月投产上市。在乘用车方面,由申沃客车设计生产的电动巴士已经在青岛、唐山、南通、南京等多个城市投入运营。上海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领域,也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良的企业。通过航天电源、德朗能、卡耐等企业的扩能建设,上海已经具备了年产1亿安时锂电池的产能。上海电驱动、精进、大郡等企业生产的电机产品已经远销海外市场。上燃动力、中科深江、海能等企业在电控系统研发方面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随着嘉定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建立,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产业化。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更为国产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运营试验机会。通过为期5个月的世博园区运行服务,企业总结了经验,并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运行数据库,这是未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宝贵资源。上海市政府也就刺激电动汽车消费制定了补贴政策。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营以及管理。(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