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西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SGMW),坚持用实际行动记录着中国汽车市场10年来的沧桑巨变。
这家企业连续4年率先挺进百万辆俱乐部,其旗下产品累计保有量超过770万辆,其中,市场保有量超过380万辆的“五菱之光”,一度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
11月,这个国内第一家以制造微车起家的合资企业,将迎来合资公司挂牌的10周年纪念日。而在此之前,海内外一系列频传的捷报,已经将公司内部的这种喜庆氛围推向高潮。在风云变幻的国内车市浪潮中,以“低成本、高价值”模式运作的上汽通用五菱,无疑是一名出色的弄潮儿。
对于过去的上汽通用五菱而言,进步是一点一滴的。今天的收获却是丰硕的,而在收获背后,则是合资公司成立10年厚积薄发、融合创新的结果。
从年初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殊荣,到全新乘用车品牌“宝骏”得到市场认可;从今年逆势狂飙拿下微车“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到9月连续4年率先“撞线”产销100万辆;从7月埃及下线第一辆N300(五菱荣光,挂标雪佛兰在当地出售),到本月青岛发动机项目二期扩产……
11月18日,规划年产40万辆的柳东乘用车宝骏基地将正式投产,这意味着上汽通用五菱将率先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200万辆产能的汽车企业。下一步,上汽通用五菱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秉承融合创新的理念,依托三方股东优势资源,拓展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3个股东一台戏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10年前在上汽集团撮合下与通用汽车的合资,今天的柳州五菱会是什么样子?虽然历史容不得假设,但从合资公司10年来狂飙突进的发展速度不难读出,10年前三方股东的历史性抉择无疑是正确且极有远见的,而来自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和五菱三方股东的精诚合作,才是成就今天合资公司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不过,通用汽车一开始瞄上的并非地处广西柳州的五菱,而是亟待收拾残局的“广州标致”。随着本田落户广州并且全盘承接“广州标致”工厂和债务后,通用汽车试图借接盘“广州标致”布局华南的算盘最终落空。3年后,在合资伙伴上汽集团的“撮合”下,通用汽车最终以入股形式加入上汽集团控股的柳州五菱。
实际上,在与通用汽车合资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那就是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一般外资企业在国内不能发展超过两个整车合资伙伴。而在入股五菱之前,通用汽车已经和上汽集团组建了上海通用汽车,并且在沈阳还布局了金杯通用。这样一来,通用汽车要组建第三家整车合资公司的计划,必然在审批时没有办法获得通过。
在紧要关头,上汽集团用妙计化解了通用的难题——先通过异地重组由上汽控股柳州五菱(收购后者50.1%股权),然后再引进通用资本,最终的结果就是,新组建的合资公司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和五菱3方持股。
2002年11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正式挂牌成立,新合资公司的挂牌开创了“中中外”合资模式的先河。上汽通用五菱因此也成为国内第一家以主打微车产品起家的整车合资企业。“合资重在资源发现,超越重在资源整合与集成。”这句话为上汽通用五菱的发展定下基调。
这种合资合作一开始就被看好。其中,控股股东上汽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汽车集团,拥有显著的规模优势与合资合作经验。而通用汽车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力毋庸置疑,再结合五菱原有的成本观念和微车市场积淀,三者优势互补、转化为上汽通用五菱的项目筹划之初就担任厂长的沈阳,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年改革的艰辛。
在对微车行业和用户需求深入研究之后,上汽通用五菱提出了“低成本,高价值”制造模式,并将之上升为企业理念:一方面,所有部门都严格遵循SGMW-GMS的运营要素,积极地从各个环节消除浪费,降低成本;同时,上汽通用五菱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倾听客户声音、集成内外资源、持续改进质量、超越客户期望”,打造品质过硬的产品。
自主创新成就微车冠军
合资成功,在上汽通用五菱身上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由于股东方资源的倾斜,加上更加适应市场的机制,合资公司在组建后推出了一系列热销产品,并最终实现行业内的后来居上。尤其是在今年车市整体增速放缓的环境下,上汽通用五菱较上一年提前一个月撞线百万辆,并连续4年率先挺进“百万俱乐部”,继续稳固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第一阵营。
公开数据显示,从合资前的2002年到2011年,上汽通用五菱产销量从14.6万辆增至130万辆,销售收入则从37.7亿元上升到460亿元。截至今年10月微型商用车市场占有率继续超过50%,连续6年国内微车市场排名第一。
而来自广西柳州市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汽通用五菱加上五菱集团总收入超过580亿元,与合资前的年销售收入48.4亿元相比,增长了12倍,相当于再造了12个当时的五菱。从合资前的2001年到2011年,上汽通用五菱的税收则从2.8亿元翻着跟头飙升到34.18亿元,效益卓越倍增的上汽通用五菱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中坚,并带动广西汽车工业飞速发展。
截至今年9月中旬,五菱品牌微车在国内销量已突破108万辆,市场占有率则逆势扩大到50%以上。有人讲,上汽通用五菱的成功,归功于合资的临门一脚,但公司总经理沈阳却认为,合资只是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而能否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市场平台上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品质创新功不可没。
随后,上汽通用五菱的研发团队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充分了解,认识到空间依然是未来中国微车用户的主要需求,首度提出了“大微客”的概念,并在2008年推出了空间等方面全面升级的新平台车型“五菱荣光”。又在2010年针对用户升级换代的需求,推出了全新概念的产品“五菱宏光”。
开创“大微客”时代的“五菱荣光”自2008年一问世,便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单一车型”。目前,“五菱荣光”全系车型累计销售超过120万辆,成功晋升为五菱旗下的又一个“百万级车型平台”。另一位新晋成员“五菱宏光”,以其宜家宜商的准确产品定位,上市不到两年就创下了月销3万辆的佳绩。
“我们公司的特点就是自主性很强。记得我们五菱50年庆的主题就是‘自强50年’,这是我亲自定的主题,即使合资以后我们也还是自主为主,当然,股东方的很多资源是集成,为我所用的。”三方合资后,上汽通用五菱成功开创了“合资留品牌,自主研发创新”的最佳实践,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培育与推广,五菱品牌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中国商用车市场最具价值的品牌。谈起这10年在微车市场收获的经验,沈阳更喜欢用“四个实现”和“一个坚持”来概括。“四个实现”是指:实现了对优秀资源的集成;实现了对三方人才的大融合;实现了对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实现了资本运营的跨越。“一个坚持”是指坚持以我为主,走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道路。
正是对融合与创新的坚守,造就了上汽通用五菱与其他合资企业的差异:“五菱”品牌具有自主性,且以中方人员为主导,并始终把本地化研发能力和中国本地化品牌放在重要地位。从“五菱之光”到今天的“五菱宏光”,上汽通用五菱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国内领先并且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微车发展道路。
将技术和专利卖到海外
“只有技术自主,才不会受制于人。”练朝春认为,上汽通用五菱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不仅是对我们技术能力和合作模式的认可,同时,也让我们更明确了努力方向。“要将中国汽车工业做强,一定要有自己核心的东西。自主研发这条路很长,但一定要走下去。”
而在全新乘用车品牌“宝骏”打造和上汽通用五菱的国际化“试水”上,则更加坚定了合资企业应该继续走本地化研发道路的信心。
两年前,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了全新的自主乘用车品牌“宝骏”,并在通用提供的成熟中级车平台基础上,打造了“宝骏”品牌首款新车“宝骏630”。宝骏的推出,意味着上汽通用五菱开始依托股东方的资源,以及合资公司自身集成创新的能力,开启“乘商并举”的新时代。
“不论是‘五菱’还是‘宝骏’,都是我们自主创新研发的成果,是‘自主’品牌。宝骏用的是外资汽车的资源,走的是自强不息、完全本土化的开发流程和运营模式。”沈阳不愿外界将“宝骏”定位为“合资自主”品牌,不过他并不否认,“宝骏”的开发同样离不开通用在技术上的支撑。沈阳强调,“宝骏”属于“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联合开发”。
自去年下半年投放市场以来,“宝骏630”在前3个月共销售2.1万辆。在今年9月销量超过6500辆之后,10月继续稳固在6500辆以上,达到6634辆。对于一款全新品牌全新产品的中级车而言,无疑是振奋人心的。按照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宝骏”将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型,除了轿车产品,“宝骏”还计划研发SUV、MPV和其他乘用车衍生车型。
除了在“以我为主,集成各方优势资源”的模式下主导开发“宝骏”品牌乘用车产品,尝到自主研发甜头的上汽通用五菱,还充分借助微车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成功,大胆“试水”印度和埃及等新兴国家的海外市场。与其他本土企业仅仅出口产品不同,这种“试水”还包括技术和专利的输出。
去年11月17日,通用汽车埃及公司在柳州与上汽通用五菱共同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TLA)和工程服务协议(ESA)。这也是上汽通用五菱历史上第一份技术转让合同,以及第一份工程服务合同。这标志着SGMW与通用埃及合作的海外汽车CKD项目在启动一年后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汽通用五菱知识产权费将由“缴”到“收”,实现最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输出。
今年7月10日,N300(五菱荣光)在通用汽车埃及工厂量产,正式进军埃及市场,标志着上汽通用五菱与通用埃及合作的海外CKD项目再次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一次埃及N300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深化了上汽通用五菱“知识与产品输出、人力资本与团队输出和业务运营与最佳实践输出”的国际化战略。在印度、埃及市场耕耘的两年,上汽通用五菱积累了大量海外发展经验,掌握了第一手的国外市场情况,在提升产品的海外适应性、提升国际化生产管理能力、提升管理团队的跨国管理能力、探索海外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足够的底气。
“在海外市场中,我们除了收取相关知识产权费用,并且对于组装的生产线、零部件以及人员输出都会收取相应的费用。对国内汽车合资公司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突破。”对于合资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前景,沈阳充满信心,“如果进展顺利,每年光从海外市场收取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和服务费,就有好几个亿。”
除了印度和埃及这两大重点海外市场,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经开拓了包括中南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业务市场;在中国微车出口企业中,上汽通用五菱已经占到全国微车年度出口总量10%的份额。按照公司规划,到2015年,海外出口数量将占据全部产量的10%。未来,上汽通用五菱将由以前的技术和车型国外引进,变成技术、车型及人才向外输出,还会有贸易的模式、散件出口的模式等,充分发挥股东方渠道优势,不断全面发展海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