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3日,博世电子驱动事业部与本土企业宁波北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成立合资公司签约仪式。据悉,创立于2003年的宁波北斗一直专注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控制系统的研发和制造,由博世占多数股份的新合资公司将基于此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一系列两轮电动车用电机产品。
博世电子驱动事业部(全球)新业务领域高级副总裁Muehlon Frank表示,博世在电机方面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希望借助博世先进的技术及管理,为电动自行车厂商提供更具高品质、高性能及价格竞争力的电机产品。虽然该合资公司的产品不能直接应用于电动汽车,但是,博世涉足该领域,与博世在全球倡导的“电动出行”战略完全吻合。
活动期间,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博士向记者介绍说,这几年来,博世全球每年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的费用达4亿欧元,而且,博世“电动出行”战略完全按照商品化来研发和投入。可以说,博世已经为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系统建立起齐全的产品线,包括一系列必需的核心部件,如驱动电机、电力电子控制器、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制动系统、车身控制器、泵,以及电子驱动所需的各类传感器。
此前,博世曾于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对外披露,在全球范围内,博世正在和13家汽车厂商进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合作项目超过20个。其中,除了“处女作”保时捷混合动力汽车外,标致3008及大众途锐的混合动力系统都采用了博世的技术。
谈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华进展情况,陈玉东说,其实早在2009年底,博世就在其合资企业——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电力驱动业务部,并随即启动了两个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先行项目。现在,博世在中国已经有140名左右的工程师从事电动汽车以及新能源相关产品的开发。这个团队的使命不只是本土化,而且还在积极地进行“中国创造”,以满足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
另据了解,与一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只关注“三电(电机、电驱和电池)”不同,博世在德国还有太阳能业务,确保电动汽车的绿色链条能延伸到产生电力的源头环节。同时,博世还从2010年底开始在新加坡实施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消费者可利用手机远程查询剩余电量、可行驶里程,以及利用手机支付电费……可见,在如何让消费者更便捷、更舒适地享受电动出行方面,博世不仅想得很全面,而且也走得很远。(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