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5/20250525c935a6a6d1634cfc95d57884948e22ce.png
今年7月,上海通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6%,1至7月总共销售775773辆,超过2009年全年销量,在全国乘用车车企中位列第一。近年来,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2-08/19/028454.html

等待处理…

八年拓北疆 百万盖盛京

——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发展记

作者 杨阳
2012/8/19

今年7月,上海通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6%,1至7月总共销售775773辆,超过2009年全年销量,在全国乘用车车企中位列第一。近年来,北盛汽车对上海通用汽车产量贡献率约四分之一,这支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正越发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汽车产业格局。随着8月13日第100万辆整车下线,以及三期项目的着力推进,成立8年的北盛汽车以又一个里程碑,印证了公司的发展理念——凝聚创变,卓越未来。

精益制造 文化引领

从2004年别克GL8投产,到2009年推出雪佛兰科鲁兹,再到今年1月举行都市力量SUV雪佛兰科帕奇发运仪式,北盛汽车逐渐成为辽沈地区汽车制造工业的领跑者,迄今累计创造产值逾1000亿元,纳税逾160亿元。如今,累计生产整车达100万辆,令北盛汽车总经理、党委书记赵雪林感慨万千,“100万辆是个契机,意味着公司和每位员工都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员工能在更大的舞台上体现自身的价值。”

近两年来,以建设集精益化、敏捷化柔性化、模块化于一体的绿色环保工厂为目标,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和新项目的上马,北盛汽车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自2010年起,北盛汽年产量均超过24万辆。2010年底,全新别克GL8上市,该系列车型以28%的高增长和超过30%的市场占有率,占据MPV市场霸主地位;雪佛兰科鲁兹连续两年月均产量逾1.5万辆,截至今年1月,“北盛制造”累计销量已突破52万辆,占到了科鲁兹全球销量100万辆的一半以上。

北盛汽车的蓬勃发展,与“文明、创新、和谐”三部曲文化战略密不可分。在去年文明主题创建的基础上,今年,北盛汽车将在开展“全系列的文明主题活动”、营造全方位和谐氛围的同时,启动“多角度的创新项目”,成立公司级创新团队,确立42项公司级创新项目,以G/H岗创新提案为抓手,以点带面,提高员工创新热情,开拓创新思路。这是自2011年8月公司创新推进委员会成立以来,积极鼓励创新行为,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将创新落实到基层的进一步举措。在每月一次的创新会议上,管理层往往要花3到5个小时,听取7到8个创新项目的汇报,进行综合评估和跟踪回顾。随着创新工作的不断推进,公司将对取得卓越成绩的人员和团队进行评比和表彰。

当文明、创新与和谐成为常态,北盛汽车借此不断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全方位提升了员工素养,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支队伍 定向培养

“第一,打造精益管理、精益生产的样板工厂;第二,成为上海通用的人才培养基地,不但为自身的发展造血,还要为上海通用的发展造血。”提及北盛汽车两年多来的发展方向,赵雪林如是说。长期以来,北盛汽车一直视员工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继2010年开展三支队伍建设以来,北盛汽车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逐步将三支队伍建设扩展为五支队伍建设。

在原有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技能人员三支队伍基础上,北盛汽车又加入大学生和维修人员两支队伍,并根据其构成特点开展针对性地培养。针对管理人员,每月至少组织一次Mini MBA项目,多角度进行“双培双带”“传帮带教”,建立三层次领导力发展体系,按计划完成领导力培养加速特训营方案。针对专业人员,搭建系统化的汽车知识分享平台,建立“赛马机制”,开展跨部门工程师技能竞赛。针对技能人员,搭建常态化的技术比武平台,按计划实施覆盖北盛所有工艺的比武活动。针对大学生,开展1+1+2为期一年的培养模式,辅以工艺流程培训和实践的学习平台,开通关爱信箱,并通过大学生QQ群定期组织嘉宾座谈。针对维修人员,开展跨区域的维修技术比武和校企合作项目,通过“回炉培训”和“定向培养班”,提升维修电工和机修钳工的技能水平。

2011年起,北盛汽车建立员工发展培养机制,组建公司及车间层面的评审委员会,细化考核方案,使员工的职业晋升流程公开、公平、公正,收到了很好的反馈。今年,公司继续推进实施跨部门、跨区域轮岗机制,打破本部门培养的局限,并定期与轮岗人员交流,全面提升员工综合能力。

在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北盛汽车着力打造“有爱、有家、有梦想”的工会品牌,开展以“三关爱、三提升”为主题的“橙色关怀”系列活动,进一步做好“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和高负荷生产下的员工关爱工作。北盛汽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姚勤表示,“对于员工的困难,我们希望及时发现,及时关心。”在车间一线,经常能看到他与员工交流的身影。

三期项目 蓄势待发

2011年9月23日,北盛汽车举行三期项目奠基仪式。这一上海通用规模最大之一、技术最先进的新厂项目总投资70亿元,新建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动力总成五大车间和配套辅助设施,规划于2014年完工。主厂区占地2平方公里,设计年产能30万辆,将使北盛汽车年产量达到50万辆。

尽管建设项目新、前期准备难,项目团队以实际行动彰显“北盛速度”。北盛三期车身项目高级经理纪华强笑称“我们就是来打仗的。”从2011年5月30日项目启动到9月正式开工,项目启动小组在114天内完成施工前全部手续的办理,创下上海通用建设项目审批的最快纪录;7月,项目启动团队在工地进行土地平整工作,并在开工后58天内完成全部主要单体的桩基施工;今年3月中旬,积雪未消,车间厂房上部结构已启动施工;7月底,各车间主钢结构安装完成。

三期新工厂将采用世界先进水平工艺设备及国际高标准环保设施,车身车间自动化率超过80%,油漆车间采用干式文丘里等新工艺,总装车间配备可调吊架,同时引入SPS(成套零件配给)供料和GEO-Pallet系统等,提高精益柔性,优化人机工程,形成绿色制造竞争力。

新厂竣工后,北盛汽车将成为中国汽车单一工厂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产值达600亿元以上。与该项目同步,三期新工厂的两翼将规划建设占地3平方公里的零部件及物流配套园区,目前已有20家签署进园协议,还有数十家正准备进入,总投资额将超过150亿元。未来,北盛三期整车与配套企业将为辽沈地区直接带来上万个就业岗位。

除三期项目外,历时两年建设、今年3月15日正式投产的北盛汽车冲压车间,也将为北盛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支持。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引进了先进的德国万家顿压机设备,采用独特的不对称收料方式,可有效满足现有北盛汽车冲压件的生产需要,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同时,为后续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将为三期冲压项目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伴随三期项目有条不紊地进展,赵雪林对北盛汽车的前景充满期待:“我们现在正全力以赴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把现有的工厂继续发展成为精益制造体系的标杆,另一条腿是把新厂建设成为上海通用未来数年内最具竞争力的工厂。”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上汽商用车公司无锡基地迎战台风“海葵”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