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1日晚的北京暴雨中,被困在渠门桥下的一名男司机溺亡,此事引起广泛关注。于是很多车主开始焦虑:若是面对同样的情况,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自救?
落水后1分钟内选择车门逃生
遭遇暴雨时,驾驶员不能为了避雨而躲在小空间,必须往高处转移。涉水前,驾车者要充分估计水深,一旦发现有危险,首先要选择弃车,尝试打开车窗或车门,因为车辆沉入水中的时间有时只需要1分钟。如果车辆彻底落水,要在第一时间打开侧窗。由于发动机质量较重,所以车辆入水后会前倾,驾乘人员要快速移动到车辆后排,用工具砸破车窗快速逃生。车门是首选的逃生通道,手动式车窗不受浸水影响,可摇下车窗逃生。电动车窗则受浸水深度的影响,可能出现失灵。
另外,大部分车除了车门中控锁外,每个车门都有独立的保险扣,这个机械装置也不受浸水影响,车上各个位置的乘员都可自主打开这个锁扣,因此,选择车门逃生是最佳渠道。第一时间打开中控车门锁非常必要。此外,汽车低挡过水非常危险,很有可能导致熄火,一旦熄火后不要再尝试启动引擎,否则会导致气缸进水,发动机基本上就报废了。
尝试从车内打开后备箱
该方法在某些车型上是可行的。在车厢和后备箱相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后备箱逃生。在刚落水时,车头因为更重通常更快陷入水中,驾驶员可以爬到后座从后备箱逃生。但是,前提和打开车门是一样的,在车内外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才能打开后备箱。在车窗缝隙过窄又没有利器击碎玻璃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这个方法。后备箱逃生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可以将后排座椅放倒,找到救生锁,从汽车内部打开后备箱,车内人员就能从后备箱逃离汽车。不过,由于汽车在沉没过程中,往往车头朝下,车内空气会集中到后排。有条件的话,车内可放一瓶小氧气罐。总之,只有充分了解爱车的性能和特点,才能在关键时刻临危不乱,掌握逃生时机。
车子落水后选择“水母漂”式
车子浸水超过20厘米就容易出问题,水会浸入排气管,发动机就会熄灭。此外,车子的前部有进气管,一旦浸水,整个发动机就会报废,这就更加严重,所以,驾驶员应该注意道路积水水位,以前方车辆为参照,当水没过轮胎钢圈内圈,就不要再继续行驶了,而是赶快停靠下车。对于不会游泳的车主来说,当车体落水后,漂浮是水上求生必备的技能,车主应选取最省体力的“水母漂”式,也就是吸气后全身放松,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在水面。假设是穿着长袖衣,可在水面吸气后低头将气由上衣衣襟吹入衣内,双手抓紧衣襟,防止空气外泄,可在衣服肩背部形成气囊。
正确使用逃生工具
在车辆落水后,如果车内备有逃生工具,会让车主“心定不少”。榔头是最易敲碎玻璃的工具。如果找不到榔头,应在车内备一把羊角锤或专门用来车内逃生的安全锤。专业安全锤除了能敲碎玻璃外,后面还带着一把刀,可以割断安全带。另外,如果运用座位头枕砸玻璃,把头枕下面的尖锐插头直接插入车窗下侧缝隙并用力撬动,可以使车窗产生裂缝,玻璃就会碎裂。但是在车厢这样狭小的空间内操作起来十分不方便。
此外,汽车一旦浸水后断电,可能导致部分车型的座位头枕无法拔出。在使用破窗工具进行破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先砸未入水的车窗,未入水时车窗内外压相等,更容易砸碎;系紧安全带。因为破窗瞬间会有大量的水从车窗涌进车身,让你身体翻滚,从而远离逃生出口;垂直敲击。这样敲击时的接触面积最小,压强最大,玻璃也最易砸碎;最好的敲击位置是距车窗玻璃中心约20厘米的位置;尽量注意防护。破窗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玻璃飞溅,注意遮住自己的脸部和手部;打碎车窗后,等待水流稳定,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从车窗直接逃出。如果不能从车窗逃出,那么做到一只手扶住安全带扣,随时准备解开,一只手扶住车门把。等到车门的水压基本平衡,就可以开门逃脱。(菁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