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2年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在第一个10年,汽车城人才高地与产业高地同步崛起。2011年,全年销售新车116万辆,同比增长14.9%,比10年前猛增3.8倍;完成规模以上产值2167亿元,同比增长25.4%。堪称完美的业绩背后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库:研发人才总量超过1万人。其中,国家级上海国际汽车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进的中央“优秀人才计划”特聘专家累计26位、上海“优秀人才计划”专家累计16位;以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为首的五大全国性汽车行业组织入驻汽车城联合办公,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和全国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经理人组织落户汽车城,人脉资源覆盖全国乃至全球,使这里成为国内汽车人才高地。
建汽车新城
千头万绪人才第一
2001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为了应对中国“入关”给上海工业带来的强力冲击,高瞻远瞩,超前决策在上海建设“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上海国际汽车城就是其中之一。汽车城功能定位为既要建成上海汽车产业重要基地,又要建成以汽车为鲜明特征的国际性、综合性、开放性现代化新城。
要建产业高地,先建人才高地,选好领军人物,组建专业团队。原宝钢集团的销售公司主管,曾担任宝钢集团某领导秘书,特别重视人才作用的一名年轻高管被引进汽车城,担任新组建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新安亭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后来又兼任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这基础上,一支集“海归”精英、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的新安亭人才队伍慢慢形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不到35岁,但他们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在尊重、信任、爱护的企业文化下,创造了巨大的能量。新安亭除了为汽车城筑路60余公里,建成蕴藻浜、吴淞江等3座大桥,新辟绿地48万平方米,承建动迁安置房9万平方米,还建成汽车城大厦、汽车博览公园、颖奕高尔夫球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成为汽车城建设的开路先锋。各级领导多次肯定,“汽车城建设能有今天,新安亭功不可没”。
重高端引领 人才与产业互为驱动
当新安亭团队敲响“开场锣鼓”后,整个汽车产业链发展与汽车人才队伍建设互为驱动,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急需紧缺人才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接下来的“重头戏”。
以产业集聚人才。安亭镇充分发挥零部件配套集群优势,抢抓机遇招商引智,以高端项目集聚人才,以高端人才拉动产业。德尔福派克系统有限公司成为成功的典范。这是一家与安亭共建的中美合资企业。在合资初期,对中国市场坚持“看多”、对东西方文化和商业环境有着深刻理解、特别重视人才本土化的艾博彬担任首任合资公司总经理。多年来,艾博彬一手狠抓高端项目引进,另一手狠抓人才队伍建设,精心管理人才和培养团队。如今,安亭已经成为德尔福派克的人才高地,集聚了1000多位研发人员,在中国申报几十项技术专利,管理岗位几乎都是中国人,日常经营决策都在本地决定。与此同时,安亭也成了德尔福派克的产业高地:外方全球规模最大汽车连接器和线束生产研发基地及技术密集度最高端的汽车中央电气盒生产研发基地都在此落户。去年,德尔福派克实现销售额7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8%。
以人才引领产业。汽车城将汽车研发、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研发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率先规划建设整车风洞等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时任同济大学校长万钢从引进高端人才入手,亲自出马向国际风洞专家杨志刚和新能源汽车专家章桐发出“英雄帖”,盛情邀请他们回国主持整车风洞建设和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上汽集团也向汽车动力系统专家辛军、新能源汽车专家傅振兴、新能源汽车电控专家阎全忠抛出“橄榄枝”,力邀他们回国领衔荣威汽车发动机和新能源汽车研发。2005年,杨志刚回来了,全身心投入同济风洞建设。2009年,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建成,各项参数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作为风洞中心主任的他在完成300多项整车及零部件子系统研发试验和测试500多款车型的同时,还带出了一支数十人的专业团队。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在国内首开“车身与空气动力学”专业,重点培养造型设计、空气动力学、热环境管理的专业人才。近50名博士、硕士生撰写学位论文,选择与风洞相关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直接支持风洞建设和运营。
破传统体制 搭聚人留人服务平台
2002年,嘉定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明荣积极促成上海国际汽车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立,并创新传统机制,为各地人才落户汽车城提供“零距离”+“一条龙”贴心服务;2008年,又突破传统体制束缚,促成全国首个省市级政府服务汽车产业和汽车人才的专业平台——上海汽车人才服务中心入驻汽车城,帮助企业更方便快捷地引进、聘用人才。
为了填补汽车城高技能人才培训空白,朱明荣促成嘉定区引进上海工业技术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浦维达,担任新组建上海国际汽车城人才培训学院院长。该学院以职后继续教育为特色,重点培养汽车产业紧缺“高级蓝领”,通过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高校合作办学,目前有学生4000人,累计培养技能型人才3万多名。
借助中国人才界和汽车界徐颂陶、邵奇惠的人脉资源,朱明荣促成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在汽车城挂牌,成为第一个落户在首都之外的全国性汽车行业组织。研究会充分发挥横跨组织人事系统和汽车行业的“跨界”优势,一手加强人才理论研究,承接国家级重大人才研究课题,其中,《汽车行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最近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另一手将人才工作与行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汽车企业人才工作;同时,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汽车人才和全球汽车精英年会等重大活动、知名企业向汽车城集聚,为汽车城产业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在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的牵头、促进下,国内唯一的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定点上海,嘉定区成为率先启动的国际示范区。世界著名新能源汽车专家纷纷将目光转向汽车城。10位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中央“优秀人才计划”专家落户汽车城。世界著名石墨烯专家张博增入驻上海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率领技术团队加快研发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积极探索将纳米石墨烯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路径。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建、袁一卿及其团队研发的中科深江和中科力帆电动车已经投入示范运营。著名汽车电机专家蔡蔚和上海“优秀人才计划”候选人余平,在汽车城创办精进百思特电动(上海)有限公司。
抓“第一资源”
“一把手”言传身教
汽车城人才与产业互动,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抓“第一资源”作出表率。嘉定区确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启动3个“优秀人才计划”重大工程,政策突破力度前所未有——5年累计拿出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和创业资助。区领导还带头执行联系重点人才制度。一次,杨志刚向区领导建议,将嘉定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出以市场价六折优惠购房的政策延伸覆盖到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团队成员,如今,建议已被采纳。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10位中央“优秀人才计划”专家团队骨干成员享受六折购房优惠待遇。
汽车城所在地安亭镇一直把解决优秀人才过渡性居住困难作为一件实事来抓。今年3月9日,安亭新镇部分住宅被改造成106套全装修高品质汽车人才公寓,优惠提供给优秀人才使用。
几年前,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计划在上海市郊建立新院区,安亭镇主要领导主动访问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向这位中国肝胆外科“顶级专家”热情推介汽车城。目前,吴孟超亲手策划的两大主体项目——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新院和国家级“肝癌科学中心”已经在汽车城开工。项目竣工后,这里将集聚吴孟超领衔的肝胆外科专家团队数千人,成为汽车城第一家三甲医院和我国肝癌集成研究中心、肝癌研究优势资源共享平台和高层次肝癌研究人才培养基地。与此同时,嘉定区首家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项目——嘉亭荟于今年6月试营业,全区首家五星级酒店颖奕皇冠假日酒店即将开业。(通讯员 江济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