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当时,该车型的尾门锁涉及技术、商务等各类问题,设计方案在两三周内数次变更。为了赶上数据发布的时间点,张力生甚至来不及回南京参加公司的春节团拜会。“那天下午,我还在安亭工作,有人从团拜会上打电话给我,说抽奖时我中了特等奖,一台笔记本电脑,但不参加团拜会就没有。”回忆起这段小插曲,张力生只是憨厚地笑笑。“没有就没有吧。项目的时间点肯定不能拖延。”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张力生是中国第一批接触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工程师。从1995年初学二维CAD技术,到1997年前往上海观摩Pro/E软件演示,受到在国内刚刚起步的三维设计技术的强烈震撼,再到2000年参加IVECO59.12车型开发,首次应用三维设计技术,他的数字化设计能力不断提高,催生了越来越多高质量产品。2003年,他在南京南汽模具装备有限公司承接的上海大众两款高档轿车开天窗内饰件开发项目中,首次应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数模和二维图纸设计,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令德国同行刮目相看。
“他在车身数字化设计领域已是国内少数佼佼者之一。”和张力生共事3年多的车身部集成科经理李长会说。不少企业发来高薪聘请函,张力生却从来不为所动。2003年起每个有空的周末,他都在南汽培训中心兼职授课,参加培训的公司及供应商工程师达数百人次。2011年12月起,他每周还会找一天晚上,花两个多小时为安亭技术中心的后辈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近年来,张力生参加了大小近百项技术开发项目,包括MG5等10余项重大产品项目,无一不受到广泛好评。2000年,由他设计的IVECO59.12车型的车轮装饰罩造型独特、结构新颖,在项目评审会上被誉为“漂亮的新鞋”,10多年来累计产生经济效益数百万元;2002年,IVECO新产品“都灵V”后保险杠、裙边等车身附件得到意大利设计公司高度评价,该项目获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他负责新款跃进卡车“帅虎”驾驶室的改型设计,仅用6个月完成车身全部设计数据,节约委外设计费用近千万元;2009年,他担任荣威350车身开发团队“侧面碰撞星级提升”攻关小组负责人,优化车门防撞体系,使车身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性能达到预定的五星级安全标准。
“它包含了我对生活从未淡薄的挚爱与深情”
出身农村的张力生从小对脱粒机、水泵等农机很感兴趣,因为它们“有利于提高效率”。中学时,他帮着农村的生产队管理设备,自此怀有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梦想。1989年,他从东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在南汽工艺研究所、汽车研究所从事金属加工工艺研究、涂装/焊装/总装生产线等工艺装备的设计工作,1997年起从事车身设计和三维CAD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始终奋战在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的第一线,2000年被授予高级工程师职称。
1990年初,刚跨出校门不久的张力生遭遇了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低谷,不少同事选择了跳槽。偏巧此时,他又罹患急性肝炎,住进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连春节都伴着冰冷的点滴瓶度过。“那时身体很虚弱,心情很灰暗。每天对着白色的天花板,听病友们议论肝炎病的预后,还经常见到复发的病友再次入院治疗。”念及父母的期望,他逐渐调整心态,积极锻炼并配合治疗,病后休养期间仍坚持练习太极拳。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也特意为他安排较轻的工作量,帮助他恢复身体。1995年,病情基本痊愈,再未复发。
住院的两个月里,收音机每天播送的广播剧《平凡的世界》是张力生精神安慰的源泉。故事里,出身农村的青年们在困境中从不放弃,积极面对生活,甚至想方设法帮助旁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家路遥在后记里写到,这部小说“包含着劳动的汗水、人生的辛酸和对这个冷暖世界的复杂体验。更重要的是,它也包含了我对生活从未淡薄的挚爱与深情”。对张力生而言,这段凭借自身坚持和努力重获新生的经历,同样如此。
谈及这段艰难的时日,张力生没有任何怨言。“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毕竟很多人恢复不好。我一方面找到了养生的方法,另一方面心态比较好,不过于计较利益得失。尽管做项目有时身体很累,但因为喜欢这份工作,心情一直很愉快。”
平时,张力生也会留心避免过度劳累,但从事车身设计工作,忙碌在所难免。2001年他参加IVECO“都灵V”项目的联合开发时,当时IVECO车身项目负责人、现任上汽技术中心(南京)主任孙军说:“他对自己要求很严,凡事都亲力亲为,有些技术上的改进都是当天连夜做完的。”李长会说,“他经常加班到很晚,任劳任怨,有时凌晨2点多还能收到他的邮件。”
“不管做什么事,总是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除了纯熟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张力生流畅的英语口语也让李长会等同事十分钦佩:“他的自学能力很强。”张力生刚开始工作就意识到,英语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必备工具。他每天下班一回宿舍里就打开录音机,听磁带、背课文,经过两年取得自学考试英语大专毕业证书。
1999年,张力生通过“福特—中国工程师研修项目”选拔考试的英语测试,前往福特汽车公司研修6个月。“这次学习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切身体会到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及掌握先进开发技术的迫切性。”如今,他和外国同事交流无碍,有时还为他们担任翻译。
在充实自我的道路上,张力生从未停歇。“每个新项目都需要学习。只有不断研究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学习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等,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工程师。”孙军感慨道:“他这么多年一直不停地在学习,真的很不容易。”
一如既往的辛勤付出,为张力生带来了不少荣誉。2002年,他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获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但他始终保持着惯常的淡然:“车身设计的工作量非常大,涉及的专业非常多,任何项目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把事情做成。”
终日同线条和数据打交道,张力生却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在他看来,车身设计有着无可取代的成就感。“任何事情刚开始接触,总会有很多困难,但最后把问题解决时,回头再看,觉得似乎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困难。看到自己设计的产品在路上跑,而且没什么问题,就很有满足感。”
这种成就感的背后,是张力生对每项设计一丝不苟的态度。“产品会不会有问题,取决于设计时是否真正用心。如果马马虎虎,发现问题不立即解决,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可能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MG5从英国总部的设计到中国的最终定型,推翻了不少原先的设想,大的改进就有好几处,这些都源自设计团队参照以往的成熟经验、通过CAE的模拟计算和大量样件试验,从各方面不断确保产品质量的努力。
张力生承认,自己在工作中是个完美主义者。“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们常用校训‘止于至善’来教导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这也成了我长期养成的习惯。不管做什么事,总是尽心尽力做到最好。”2010年,张力生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欧洲车身年会。他梦想着有朝一日,上汽的新车也能在这一年会上亮相,并摘下当年的欧洲车身设计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