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纪丽伟 48岁,研究生学历,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产品研发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柴油机的研发工作,曾主持和参与完成10多项企业重大产品的开发课题和市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开发、电控技术开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主要荣誉称号及奖项:多次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新产品奖。先后被评为“上海电气科技功臣”“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上汽优秀专业技术带头人”。
纪丽伟格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纪丽伟是一个行踪不定的人,为了研发柴油机,他经常需要“离家出走”,奔走在全国各地。因此,总是难以和他约定采访时间。好不容易在一个周末的晚上,他总算在电话中告诉我“现在有点空”,我便赶紧和他相约在他家附近的一个茶室。然而,纪丽伟不是一个健谈的人。他说,他性格内向,不太喜欢讲话。而长期的科研工作,又使他养成了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于用实验数据和图表“说话”。于是,我只得极力从他讲述的一串串枯燥无味的数字、图表中,去捕捉、去“运算”他心灵世界里那一个个闪光的片段,还原“躲”在冷冰冰数据、图表背后的一个真实的纪丽伟。
在寂寞的事业中
实现自我价值
“我的家乡坐落在山区,每天仰望着一座座巍峨耸立的高山,跋涉在崎岖的山间小路,让我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品质。由于家境贫困,父母都希望我能够好好读书,做一个有出息的人。”说起养育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乡那片美丽的土地,纪丽伟充满了感情。1965年2月,纪丽伟出生在浙江省丽水市的一个小山村。初中毕业时,他是全班唯一一个考入省重点中学的。而在1980年高考时,他又以全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1987年研究生毕业后,经导师推荐,进入上柴公司的前身——上海柴油机厂。能进入当时还是一家万人的大厂工作,年轻的纪丽伟很兴奋。报到那天的一个场景,至今还清晰地印刻在他的脑海:技术科的领导带他到技术中心参观,推开办公室的门,只见技术员个个全神贯注地扑在大图板上制图。目睹着这一场景,他的内心顿时激动起来:啊,我马上也就要和这些师傅们一起并肩作战,为祖国的柴油机研发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了。纪丽伟啊!纪丽伟啊!今天,你从偏僻的山区农村走进大上海了,你一定要好好干,争取用出色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和老师。他暗自在内心对自己说道。
在领导的关心和师傅的带教下,进厂后不久的纪丽伟便逐渐在柴油机的研发中显露出他的才智。由于工作出色,2001年他被任命为技术中心副主任。然而,搞科研,做课题注定是要与寂寞相伴。白天他在厂里出图纸、审方案、开会讨论,还要经常去车间、实验室了解具体情况,协调矛盾,很难坐下来静心研究一些更深层次的课题。于是,只好把时间放在下班后和休息天。每当夜幕降临,喧闹的城市开始宁静下来,妻子、女儿进入梦乡后,他才拧亮台灯,打开一本本柴油发动机技术书籍和技术资料,通宵达旦地探索、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有一天,纪丽伟行走在大街上,一辆公交车喷着一股浓浓的黑烟呼啸着驶过。这时,路边的行人纷纷说道:“这种污染环境的发动机都是上柴厂生产的。”作为一名上柴厂的工程师,听着这句话,纪丽伟的心像被针刺般痛苦。当即就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斩除大客车后面的那条黑尾巴,还上柴厂以“清白”,使我们这座城市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但是要使柴油机不冒黑烟谈何容易,它涉及柴油机的内部构造、燃烧组织、排放与动力性的平衡等一系列技术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都在攻克这一难题,但黑尾巴始终斩而不断。纪丽伟却不畏艰难,白天,在单位与同事们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下班路上,手拉着公交车的拉杆,脑子里还是想着“黑尾巴”的事,到家里三口两口吃完饭后,马上一头趴在写字台上搞方案。有时为了查找资料,索性一下班就直接跑到图书馆。星期天也不停地和同事、朋友、高校的老师和协会的专家联系,上门讨教。就连出国考察也是始终惦记着这件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科研机构或发动机厂家了解情况,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同事们看到纪丽伟“神魂颠倒”的样子和日渐消瘦的脸庞,关切地劝他注意身体健康。但他却“置若罔闻”,笑着说:“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李铁梅有句唱词‘斩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我是‘斩不断黑尾巴决不下战场’。”
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研究了多少份资料,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后,纪丽伟终于在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燃烧系统优化、增压匹配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客车的黑尾巴终于被割除了。望着城市上空的蓝天白云,纪丽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艰苦的环境中
磨炼坚强意志
纪丽伟是一个永不满足、不断向自己挑战的专家。为了研发出更加环保的新型柴油机,2004年他带了5名徒弟去日本、美国等国进修学习。赴国外学习,并非想象的那般轻松。在美国的时候,经常遇到重要的技术问题亟须向公司领导汇报,但因时差的关系,他只得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常常是深更半夜或者是凌晨时分从床上爬起来,打电话和接听公司领导的电话,有时甚至是整夜不眠。由于经费有限,为了节约国际长途电话费,他常常采取发短信的方式和公司联系。多少个夜晚,他的手指不停地在手机的键盘上跳动,手指渐渐地从酸楚到疼痛,直至彻底麻木,出现红肿。
每当设计出一台新的柴油机产品后,首先要通过实地试验后,才能正式投产。然而,这种试验对地域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比如设计出来的柴油机虽然在城市的地面上不冒黑烟了,但是当车辆行驶在山区道路或者说爬坡的时候也不能冒黑烟,那这款柴油机才算是真正合格。因此,就必须选择在海拔3000-4000米以上高原的寒冷地区进行试验。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掌握、测得最佳技术数据。
有次,纪丽伟到海拔4000多米的格尔木昆仑山口的青藏高原做试验。一待就是十多天,由于空气稀薄,使得他寝食难安,为了保持体力,他不敢洗澡和多吃东西。后来高原反应越来越厉害,他的脸都肿了,头痛欲裂得似乎有种濒临死亡的感觉。当时,纪丽伟甚至想到“我这次也许会死在这里了。”但是,最终,他还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还有一次在东北做寒区标定,凌晨时分,室外气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他跟着大客车观测数据,在冰天雪地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狂风迎面吹来,双眼都会感觉被冲击得凹下去一般,两个脚趾一阵阵地疼痛。虽然戴着手套,可是工作时必须把手套脱下来才行。冻得实在是忍不住时,他就对自己说:“纪丽伟,现在就是对你意志和耐力的考验,就看你究竟是硬汉还是软蛋。”这次他虽被冻得生了场大病,可仍一直坚持到大年夜,完成试验任务后才回到上海过春节。
从2006年开始,纪丽伟便感到肝部总是不适,时常会隐隐疼痛。但为了柴油机的研发,顾不上去医院检查。妻子说他是“要柴油机,不要命。”他只是微笑地回答:“没关系的。”依然一如既往、精神抖擞地熬夜、出差,奔赴在国内外。这几年,他完成了国家863项目,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出了大型客车用二甲醚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如今已经在上海的公交车上载客试运营。而由他负责研发的采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研制开发的国3/4柴油机,已成为上柴公司打入市场的主导产品,被广泛用于卡车和客车上。特别是天然气发动机,获得了上海市重点新产品奖、上海市专利新产品,被授予“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环保发动机”称号,还在世界客车联盟(BAAV)年度评比中被评为“最佳发动机”。
在成功的喜悦中
品尝人生五味
当一个个荣誉称号向他涌来时,当一朵朵鲜花献给他时,当一枚枚奖章戴在他胸前时,纪丽伟在能为柴油机事业发展而作出自己一份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却也深感愧对自己的家人。他品尝着成功的喜悦,也咀嚼着对妻女的那份歉疚。有这么两件事,让纪丽伟永远难以忘怀。
2009年的7月16日,纪丽伟正在单位上班,突然接到女儿报告的喜讯,说是她接到了市重点中学控江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了,要求平时“从不关心自己学习”的老爸,今天晚上一定要按时下班回家,全家团聚一堂好好庆祝一番。纪丽伟当即毫不犹豫地在电话中答应了女儿,他多想借此机会,弥补一下女儿10多年成长道路上自己的“失职”啊!
然而,几乎就在纪丽伟结束和女儿通话的同时,他接到了公司领导的紧急通知,说是市场上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用户反映强烈,要他马上出差赶赴外地,并且已替他订好了下午4:30出发的机票。这一突如其来的任务,放在过去,对纪丽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可是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就会那么巧合,“难道是老天注定了,要我对女儿再多一个歉疚?”纪丽伟懵住了。
下午2点,他急匆匆赶回家准备出差的行李。女儿看见他推门而入,兴奋极了,还以为是老爸为了庆贺她,特意提早回家,高兴地扑上去抱住纪丽伟的脖子亲了他一下。纪丽伟像根木头般呆站着,不知道对宝贝女儿说什么是好。但他还是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冷静地把要出差、不能为她庆贺“金榜题名”的事告诉了女儿。
望着女儿那异常失望、沮丧的眼神,纪丽伟内心充满了自责。而就在他去机场的路上,却意外地收到了女儿发来的一条短信“老爸,你放心,我不生你的气,祝你出差顺利,早点回来。”
读着这条短信,纪丽伟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眼泪立即涌出了眼眶,他为有这么一个懂事的好女儿而感到骄傲。
另一件事发生在2005年。当时纪丽伟的住房比较拥挤,一直想换一套大一点房子改善一下生活。买房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大事,在他妻子看来,这事总得要由丈夫来拍板决定。但是因为纪丽伟工作十分繁忙,买房的事只得一拖再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是一路飞涨。以致他加班加点,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收入,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最后,在妻子的“逼迫”之下,他不得不挤出时间陪妻子到各个售楼处看房子。可是,买房子不是到菜场买小菜,到了菜场就能拎回来。有几次,他好不容易抽时间陪妻子去看房,并且选定了满意的房子,但当正式决定购买时,却因为纪丽伟在外地出差,无法前去签约,硬生生地看着被别人抢买走了。为此,他的妻子在埋怨他的同时,不得不“独立行动”。就说他现在居住的房子吧,当时,为了一个柴油机开发项目,他在国外一待就是两个多星期。等他回来时,发现妻子整整瘦了一圈。原来在他走后,妻子得知楼盘即将开盘的消息后,带着矿水、面包,整整排了6个多小时的队,才拿到预约号,获得了看房、选房、购房的机会。可是,拿到预约号后,妻子心里实在是没谱,想听听他的意见,但联系不上他。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独自完成了一系列繁琐的购房手续。等到购房合同签订后,她又担心自己的决定若有失误,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此,一个多星期吃不好、睡不着,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看到妻子憔悴的模样,纪丽伟哽咽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内心默默地念叨:“谢谢你,亲爱的老婆,为了我和女儿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你付出了太多、太多。”
作为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的柴油机研发专家,纪丽伟追求的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说:“我毕生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努力工作,研发出更多、更好的绿色动力,为上汽、为祖国的柴油机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