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6/pc20250624b6c818cf584445f7a8c3e6aa12bee142.jpg
本报讯 据日前收到的各类线索汇总统计,今年央视3·15晚会整理出投诉量排在前10位的消费领域,其中,汽车类投诉排名第三,紧随网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2-03/18/030366.html

等待处理…

3·15汽车类投诉排名第三

汽车投诉呈现五大特点

2012/3/18

本报讯 据日前收到的各类线索汇总统计,今年央视3·15晚会整理出投诉量排在前10位的消费领域,其中,汽车类投诉排名第三,紧随网络购物和快递之后。

据央视3·15统计,随着汽车消费的扩大,汽车投诉量大幅升高。其中,多数集中在质量安全问题、汽车售后服务等方面,如发动机质量缺陷、配件来源不明、刚过保养期就频繁出现质量问题等。另外,汽车销售过程中,故意隐瞒汽车真实情况、随车附件不明和车险搭售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此外,随着新车数量大幅上升和市场实际成交价格越来越低,新车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也日趋增多,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消费者针对汽车产品的投诉中,对于两年内新车故障的投诉居于首位。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期而至,对于中国汽车消费者来说,年年“3·15”,年年盼“维权”。但是,中国汽车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措施无论是从政策的制订层面还是现有政策执行层面仍然未有太大改变,汽车投诉更呈逐年上涨趋势。据中消协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1.6805万件,同比增长19.2%,投诉量再创新高。

纵观目前的各种汽车投诉案例,质量、合同、售后三大问题成为汽车消费投诉的主要问题。其中,涉及质量安全问题的超过半数,占54.7%。投诉的问题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大,已经成为当前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汽车投诉正呈现五大特点:

质量问题是诱发投诉的主因

汽车质量问题仍然是诱发投诉的主要原因,涉及质量争议的投诉超过80%。发动机、变速器、刹车系统和轮胎的投诉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轮胎、变速箱和刹车系统问题是目前的投诉重点,发生问题的车辆多集中在8万~20万元的汽车产品。

车辆两年内投诉比例最高

从投诉的发生时间看,车辆两年内出现问题的比率占到总投诉的70%,说明车辆在保修期内出现问题的比率较高。此外,在行驶里程分析中显示,汽车产品80%的投诉出现在保修里程内,而且新车出现问题的里程有越来越短的趋势,说明新车质量有待提高。

合资品牌车型的投诉增加较快

在汽车品牌分析中显示,合资品牌车型的投诉增加较快,进口车投诉也有所增加,自主品牌车型的投诉呈现递减趋势。从车型类别分析,小型车、紧凑型车和中型车是目前投诉的重点,三者之和占整体投诉量的80%以上,其中,紧凑型车的投诉率高达49.5%。

企业投诉处理效率低

据不完全统计,在投诉处理中,能够在一周内得到企业积极处理并反馈结果的仍占很小比例,多数投诉均要通过数次催办或上门才能获得反馈。尤其是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4S店——生产厂家——4S店几个往返才能得到确认,体现了部分企业对投诉的重视度不足,以及内部处理流程效率的低下。

轮胎质量投诉超过往年

自2011年3·15曝光的锦湖轮胎问题后,掉渣、鼓包等常见的轮胎质量问题受到关注,尤其是很多大品牌被关注。很多如翻车等大的交通事故,大都被归纳到轮胎的问题。

此外,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大关,汽车售后服务也成为消费者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售后服务领域的投诉越来越多。其中,汽车售后服务的水平参差不齐,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屡修不好的案例的广泛传播,更是放大了消费者在涉及这类投诉时的对抗心理。由于目前售后服务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合理地解决。

业界人士表示,我国已经迈过汽车大国的门槛,汽车的维权法规建设更显迫切。出台完善的维权法规是遏制消费侵权的关键,如何使汽车消费者维权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已成为业界和广大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富民)

上篇:没有了
下篇:前两个月上海汽车上牌5.6万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