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两会”这一关键时期,与之相关的行业代表们的提案和建言无疑是民众关注的焦点,本报整理了部分汽车行业两会代表的提案,由此可见,随着汽车社会的逐渐形成,车轮子工程也越来越成为“民生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案要点是:如何解决汽车消费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针对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物和噪声对车外环境的污染、车体材料释放有害物质造成的车内环境污染,他提出4点建言。一、由国家环保部、质检总局牵头建立权威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发布机构。二、对于各地的检测机构必须要求通过国家的资质认证。三、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转变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四、以点带面,由国家环保部、卫生部、人社部牵头,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法规。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两会提案要点:加强自主创新 建设汽车强国。建议政府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大对汽车行业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增大税收政策扶持。二、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力度,鼓励引进创新人才。三、政府通过采购、扩大自主品牌汽车下乡、节能汽车推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对自主品牌进行支持。四、营造创新的社会环境。五、政府应做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原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两会提案要点:加强对汽车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平台建设与投入。建议:一、政府要引导汽车产业链建立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尤其是电子控制类零部件和高性能动力电池的共用技术平台。二、出台政府对共用技术平台的支持政策,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和可行有效的投入渠道。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凤英两会提案要点:明晰中国汽车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路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中国汽车整体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对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统一、有效的行业协调和规范指引,使每家企业的国际化运营举措符合我国整体汽车品牌形象的共同利益。
全国人大代表、宇通客车总裁汤玉祥两会提案要点:建立健全校车运营法律法规。他提出:一、国家尽快出台购买校车资金筹措的相关政策;二、尽快细化校车管理、运营政策,指导各地建立校车的管理、运营模式;三、继续完善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四、加强推广宣传,普及校车文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两会提案要点:新能源汽车发展须做好国家规划。马纯济建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该是国家战略,而不是企业和行业战略,靠汽车行业去转型是不可能的,要做好国家规划,然后再实施,否则会出现全民都造新能源汽车,出现“一哄,二起,三下来,四重来”的混乱局面。必须寻找到新的技术路线才能生产出低碳汽车来,不能以发展低碳的名义做高碳。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董事长李进巅两会提案要点:建议大力推广LNG汽车,发展低速电动车。他认为,虽然目前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能通过处理好产品规范和目录,铅酸电池的二次回收等问题,推广低速电动车,将大大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日产汽车总经理郭振甫两会提案要点:新增无障碍出租车,治理城市拥堵要“标本兼治”。郭振甫建议,汽车行业大力开发小排量、低油耗产品,如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既经济实用、又具备多功能特点、兼具生活与生产双重性能的民生车型,以改善汽车消费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维斗两会提案要点:中国汽车产业散、乱、弱、小的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应大力扶植自主。李维斗建言:一、大力推动产业战略重组,提高汽车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二、进一步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在产业政策方面,建议将自主产品销量和自主品牌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在企业领导班子的评价方面,建议国资委将自主品牌的份额和竞争力作为考核指标。在制度和政策方面,进一步扶持自主品牌的发展。三、进一步加快汽车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继续鼓励减少燃油消耗的路线。进一步加快新型动力系统研发的路线。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两会提案要点:关于制定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的建议。鲁冠球在提案中建言:一、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联合国内有成熟研发和产业化经验的企业,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委员会,尽快着手制定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二、关键零部件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制定首先是关键零部件标准的制定,尽快确定统一的关键零部件产业标准。三、以锂动力电池为依托,重点推进锂离子电动汽车相关产业标准的制定。四、加强与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的接轨,制定出具有国际通用水准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法士特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大开两会提案要点:国家尽快出台汽车产品“三包”规定。李大开建议:一、国家尽快出台汽车产品“三包”规定,明确统一各大类汽车及关键总成产品的最低“三包”年限、里程和权责。确保消费者权益、提高公众安全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二、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科学优化汽车工业规划,依法规范市场秩序,打破地方保护壁垒,尽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可持续性。三、建议国内在制定有关汽车产品的法律法规时,充分考虑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避免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双重标准。(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