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3/pc2025031254386afd2a394d02a725fc537eda2586.jpg
2月21日,由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主办的“2012中国车灯系统产业发展论坛”在沪成功举行。会上,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2-03/04/025512.html

等待处理…

LED车灯前景光明

由于受关键技术制约,使用成本依然较高,国内大规模普及尚需时日

作者 林芸
2012/3/4

2月21日,由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主办的“2012中国车灯系统产业发展论坛”在沪成功举行。会上,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主任工程师凌铭表示,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绿色车辆”发展的重视,新型固态光源LED车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不过,由于关键技术发展薄弱以及成本较高的缘故,LED车灯要在我国大规模普及还需10年以上时间。

作为全球瞩目的新一代环保光源,LED以其高亮度、低热量、寿命长、环保、体积小等优点,被称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照明光源。据了解,LED目前在我国主要应用于背光源领域,也就是LED电视、手机屏幕等,占54%的市场份额。相比而言,车用LED的规模仅占其光源市场的一小部分,为12%。近年来,LED车灯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一般。统计显示,2010年,LED在车灯领域的占有率为12%。2016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20%。而到2020年,预计也仅占34%,其余份额主要为卤素灯和HID灯。

凌铭指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价格,二是技术。以LED倒车灯为例,一个LED倒车灯将近30元,而一个灯泡价格仅为3元,高价格使普通汽车装不起LED车灯,继而导致市场无法进行广泛推广。因此,目前LED车灯的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高端车上,比如奥迪、奔驰、宝马、丰田、福特等高档轿车。另外,LED芯片的主要产地为我国台湾地区,占LED市场的47%,而在大陆地区的LED厂多为树脂封装加工,芯片需要大量进口是导致LED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

除成本较高,LED自身的关键技术,如光衰、散热、封装这些技术未能突破也是制约当前我国LED车灯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光衰和散热技术,这是LED两个致命的缺陷。尽管现在有不少企业宣称已经能够解决这两项技术难题,但目前与车灯相匹配的LED元件依然达不到较佳的散热和较低的光衰条件。

凌铭还表示,针对目前LED车灯发展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国家对LED车灯进行了重点部署和研发。国家“863计划”中“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的“十一五”首批启动课题中,就安排了“车用LED光源系统开发”“轿车前照大灯集成技术研究”和“大功率LED车灯研究及规模化应用”3个相关研发课题。现在前两个课题已顺利通过验收,一款基于奔腾B50车型的全LED前照灯样灯已问世,这标志着中国在LED前照灯领域已经取得了进步,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过凌铭指出,虽然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国LED车灯的发展还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加强整体研发能力,适当降低LED生产成本,是摆在车灯生产企业面前的最大难题。

相关链接

巴斯夫携手飞利浦率先推出车顶照明LED灯

本报讯 日前,巴斯夫与飞利浦联合对外宣布,其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将产品整合到汽车车顶中。据悉,这种OLED灯关闭时呈透明状,乘客可将车外风景一览无遗;灯开启时,又仅将光线投射于车内。车顶用OLED照明方案是巴斯夫与飞利浦在OLED模块研发领域长期合作的结晶。

自2006年起巴斯夫和飞利浦就在德意志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发起OLED2015计划旗下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飞利浦研发、生产的OLED采用包括染料在内的巴斯夫有机化学材料。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新型透明OLED车顶照明技术终于变为现实。

OLED技术能源效率高,同时也赋予了设计师更大的创意空间。其厚度仅为1.8毫米,并可呈透明状。OLED的整个表面以漫射光照明,与点光源相比更加柔和,高反差阴影更少。 (杰克)

上篇:Pinnacle异型发动机欲在华筑巢孵化
下篇:大陆集团黑河冬季试验场正式启用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