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消费者协会和重庆市消保委日前公布的对“家用汽车备胎配置及消费者认知”调查显示,不同品牌汽车的备胎配置情况各不相同,部分汽车备胎尺寸、材质与常用胎存在差异,而许多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为此,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应出台汽车备胎质量尺寸标准,让备胎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市场上汽车备胎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全尺寸轮胎,与原轮胎规格质量一致,可作为正常轮胎使用;另一类是非全尺寸轮胎,换句话说,就是小一号的,这在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其直径、宽度、规格、花纹、轮毂等均存在差异,不能作为正常轮胎使用,且时速一般不得超过80公里。
然而,很多车主表示购车过程中销售人员没有向他们详细介绍汽车的各种配置情况。为此,中消协日前发出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快出台对备胎的配置规格标准,汽车经营者须履行告知义务,尤其对与标准配置不一致的备胎使用方法,通过合同明示、说明书醒目提示,避免因不了解而误用或不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