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去年跨国采购商在华进行采购时,对国内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采购商一次又一次的压价,供应商若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采购商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则更能在竞争中胜出。其中,合理的库存管理对于供应商来说非常关键,这不仅关乎企业的成本控制,同时也能反映出企业的运营状况是否良好。根据全球领先的战略咨询公司贝恩(Bain & Company)针对企业库存管理的一项调查显示,一家优秀的供应商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手段,来减少20%-50%的库存量,藉此长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调查指出,对于供应商来说,应将企业的运营存货状况分为三类,即安全存量、需要补货,以及存货过多或过时。这种分类法可帮助企业了解为了应对供应链方面的潜在风险和所应准备的最低最安全的存量,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精确抓住发货一次所需的存货量,帮助企业找到办法,避免积压过多或过时的存货。
如果某一家供应商出现存货过多或者过时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对此,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曾伟民表示,供应商应立即成立两个行动计划任务小组。第一个小组负责界定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找出方法,以减少过多或过时存货的产生。另一个小组则负责找出有效出清此类存货的方法,从而列出一份过多或过时存货的列表,帮助企业及时清仓、减少库存。同时,他还表示,基本上每家供应商都会使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计算安全存量,但还是建议企业应每3至6个月就更新一次安全存量计算公式,以确保其随时符合公司的营运状况。
另外,对于供应商而言,定期重新计算最佳生产或订货周期,并将其作为持续改善工作的一部分也非常重要。曾伟民告诉记者,供应商的存货量一旦减少,就必须实行新的工作流程,以不断降低存货量。建议企业运用分析工具,找出对持续降低存货量最有成效的方法。例如,与其努力将销售预测的精确度由70%提高到75%,不如成立一个团队来致力于缩短产品的交付期。很多供应商因为无法兑现向采购商如期交货,因而容易错失与跨国巨头合作的机遇。
他还提醒供应商应注意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即只看到一小部分的存货,也就是堆放在仓库里的成品,而没有意识到,如原料、正在生产的产品、零件,甚至是放在零售商店的产品,这些加起来可能就占了存货的50%。结果,因此而错失了节省的良机。充分掌握企业的所有存货状况,才能够有助于企业找出降低存货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