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交车沿用的是1987年国家颁布的《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根据这个标准,1平方米内,只要不超过8人就不算超载。而事实上,公交车再挤,1平方米也很难挤下8人,因此再拥挤的公交车都算不上“超载”。公交车标准太老了。
如此拥挤的公交,群众怎么愿意乘坐呢?想到了法国的“舒适公交”:当内部和外观设计都非常时尚现代的新型交通工具——有轨电车在欧洲成为风尚,便迅速地吸引了一个从来不选用公共交通的群体,比如小资、白领。因为他们发现乘坐有轨电车比开私家车更舒适、便捷,并且绝不会堵车。比如“巴黎有轨电车连接了巴黎著名的文化景点和历史风貌区,使乘坐者仿佛在体验观光之旅。车厢内部则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来设计,舒适便捷”。比如“法国勒芒,2003年开始设计其公共交通系统,一共花了4年的时间。2007年勒芒的有轨电车被设计出来,现在被法国的很多城市争相效仿,每个城市都有这样靓丽的风景线”。
只要非常舒服,而且享受,乘客主体就会发生变化,那些有钱人、白领和上班族就乐意、愿意告别私家车,选择公交车。这对于解决拥堵问题是一个绝好的思路。
尽管国家一再倡导“公交优先”,很多地方仍然没有积极纠正城市公交的商业性思路,没有大力落实公交公益化和廉价公交,没有为公交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公交线路和网络有巨大的局限性,公交车标准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公交车普遍存在拥挤不堪、线路不畅、空气污浊等弊病。而现代生活意识增强后,人们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当他们发现街上的公共交通工具不舒适、不漂亮、不便捷的时候,当然不喜欢乘坐了。
优先发展公交,应该使公交车标准、“公交车文化”与时俱进,在舒适和时尚方面做做文章。坐车不仅仅是为了“到达目的地”,这个到达的过程应该充满美感、愉悦感和甜美回忆,尽量将公交打造成“时尚公交”“舒适公交”,“好的设计能吸引更多的人去接受、享受公共交通带来的好处”,这不仅仅是中国公交文化的进步,更能为交通拥堵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