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汽自主品牌好戏连台,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荣威和MG品牌产销两旺,全年完成整车销量16万余辆,同比增长78.2%。更令人振奋的是荣威550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基金会颁发的“2010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回顾上汽自主品牌所取得的成绩,上海汽车执行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指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唯有卧薪尝胆、锲而不舍、苦练内功。
然而,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运行中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家部分汽车产业政策的退出,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增速明显放缓。合资企业为应对竞争日益加剧的中国汽车市场,逐渐降低其业务重心,从中高端市场向低端市场及三四线城市进行渗透。前几年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同时受到市场宏观环境及合资竞争对手的双重挤压,市场表现普遍乏力,部分自主品牌的业绩滑坡严重。面临不利局势,上汽自主品牌稳住阵脚,按计划投放了MG3及荣威W5两款新车型,丰富了产品阵营,销售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今年1-9月,乘用车公司销量突破12万辆,市场占有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逆境中成功地站稳了脚跟。
陈志鑫认为,造成自主品牌销售普遍下滑的最根本原因是,自主品牌溢价能力的先天不足、自主研发能力尚有待加强以及核心竞争力的薄弱。自主品牌若要在本已有限的市场空间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创新求变、必须以坚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千方百计培养体系竞争能力。为了打造强势自主品牌,上海汽车在已经投入230亿元资金基础上,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再投入222亿元。这意味着到2015年上汽将在自主品牌的投入上达到450亿元。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上汽对自主品牌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全力支持,纵观国内所有汽车集团,只有上汽目前兼具这样的实力、决心和气度。但是,从客观上来说,自主品牌近几年的发展还是遇到了瓶颈。
为提升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上汽已经在技术中心建设上投入了13亿元,并在未来3年内将追加31亿元投资,目标是将自主品牌技术中心打造成为亚洲最大、国内最强的研发中心。如今,技术中心已经建立了“中国首创、上海主导、英国联动”的全球协同模式,形成了一支由2000多名中国工程师及300多位英国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并计划至2015年扩充至3500人。(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