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时任泛亚设计总监的斯慕特为了给刚刚落成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招兵买马,特地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翻看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其中,一个在当时大学生毕业设计中还很少见的,以“中国人的家轿”为主题的1:4汽车油泥模型瞬间抓住了斯慕特的眼球。“这个毕业生,我要了。”斯慕特当即就想和学校拍板,却被告知,这个学生已经毕业两年了。
求贤若渴的斯慕特显然并不想就此放弃,学校也被他的坚持说服,在通过长途电话和信件等今天看来近乎原始的联系方式联络上这个学生之后,这个已经在珠三角知名企业设计部门工作了两年的学生,被泛亚的未来发展蓝图和前景所吸引,毅然背包北上,从此落户泛亚,迄今,已近12年。
“或许,我和泛亚,就是命中注定会走到一起的吧。”当年的交大毕业生,如今的泛亚产品设计首席设计师黄斌如是说。
和泛亚一起打基础
年轻的设计师都是青涩的匠,他们如海绵一样,吸取各种知识
初入泛亚的黄斌,正好赶上麒麟概念车的设计项目。当时麒麟的市场调研已经结束,正开始外形的小比例模型的设计。黄斌先是和团队成员一起完善麒麟小比例模型的设计,结束后,就开始转向内饰设计工作,最后,作为麒麟概念车的内饰主管设计师,黄斌在泛亚初试牛刀。
第一辆脱胎于中国消费者需求、由中国人开发设计,在中国制造、面向中国市场的概念车“麒麟”在泛亚的问世,无论是对于当时的泛亚,还是对于当时的黄斌来说,都是一次“跨越门槛式”的进步。
也正是借着麒麟概念车的设计工作,黄斌按照汽车设计的国际设计开发流程,完整、系统地走完了一个实践流程。适逢其时地进入泛亚,适逢其时地参与麒麟的设计,对黄斌日后在泛亚的设计工作,无疑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起点。
麒麟之后,紧接着的就是“10万元家轿”赛欧的国产化项目。这也是泛亚第一个量产车设计项目。对于刚刚完成麒麟概念车设计的黄斌而言,赛欧项目同样是一个学习做量产设计的大好机会。
在赛欧项目之前,黄斌还是一个刚刚入门,只是参与设计过概念车的年轻设计师。在赛欧项目过程中,他开始一点点实践,一次次摸索,从开始接触量产设计,到慢慢搞清楚制造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工程的约束,到最终实现产品质量的控制,最后明晰量产车和概念车在设计思路上的区别,并最终影响他立志成为一个量产车产品设计师。
从麒麟到赛欧,黄斌在其中始终都是在学习、摸索和实践,在这4年间,他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无独有偶,日后泛亚内饰、外饰、动力总成标定和底盘调整4项核心能力的基础,同样也是在这4年间奠定的。
对于黄斌和泛亚来说,1998—2002年这10年,都是打基础、一同成长的日子。
和泛亚一起发展
成长中的设计师逐渐成为老练的匠,有一日,他们开始为龙点睛
如果说,是什么影响通用在日后放手让泛亚去担纲一个全新车型的设计工作,老君威和老凯越的成功国产化设计,应该可以被视为泛亚实现快速跨越发展的新起点。而同样,这也是黄斌一鸣惊人、真正被认可的起点。
至今回忆起老君威的国产设计项目,黄斌还是津津乐道。当时,君威则是泛亚当时的年度重大改型项目,在没用变动钣金件的情况下,单做塑料件的变更,黄斌就实现了整车形象的大改观,从典型的美国车风格,变成了一款符合亚洲人审美观的“全新”别克君威。同时,由于没有变动钣金件,更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确保了君威的国产化进程。
而君威那个让人至今记忆犹新的立标,也是国产车型的第一个立标造型设计,同样也是出自黄斌之手。这个抽取了20世纪50年代别克老爷车上飞人立标中的翅膀元素,再融入现代别克的盾牌标志理念,从概念到模型,到最后的数字模型的设定,都是黄斌一手操刀而成。
对于黄斌来说,当年在君威项目中收获的,不只是外界的肯定和赞赏,更多的,是其对别克品牌的认知和解读。随着君威项目进程,更深入,更透彻了。
从认知到改变,从改变到创新,随着泛亚个设计项目的圆满完成,黄斌同样在快速发展、进步着。
如同君威项目中,需要用一个立标来代表别克。在凯越国产化项目中,泛亚和黄斌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怎么样把这款车打造成一个别克。换而言之,什么样的车的形象,才是别克在中国市场上应有的形象,别克的形象,又该如何在凯越车上实现可视化。而且,操刀的对象还是凯越这么一款已经成型的整车。
黄斌还记得,那时没有人给别克在中国究竟是怎么样的下过明确定义,只能通过设计师来不断地修正。当时,作为车型主设计师的黄斌决定通过改变前脸格栅来改变别克在中国的形象,为此,他前后一共设计了6个格栅方案。最终,第一代别克的横格栅被换成了第二代的直瀑式格栅,这一成功的格栅造型,也被沿用了下来。
在一般人看来,格栅或许不算什么,只是一眼掠过的印象。但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个小小的格栅却包括了视觉品牌形象展示和发动机冷却通风的功用,同时还要起到装饰的作用并负载品牌LOGO等等,每一次的改动,都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凯越格栅的成功改版,对黄斌和泛亚意义非凡,因为他们参与制定了别克在中国的形象,可以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对于整个设计中心,还是对于黄斌个人而言,都堪称是一种永远值得回味的荣耀。
和泛亚一起升华
成熟的设计师迈向大师之路,他们开始独当一面,尝试画龙
从设计师到主管设计师,再到车型主设计师;从车型改型设计,再到整车设计开发,黄斌在进入泛亚后近8年的时间里,亲力亲为了概念设计、草图设计、1:3模型制作、内饰和外饰设计以及材料选择等所有一线设计师都需要掌握的流程。多年的辛勤换来的是水到渠成,扎实的基本功再加上在君威和凯越项目中的出彩表现,黄斌顺利担纲起产品设计首席设计师一职。
就在黄斌开始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泛亚也在享受着同样的喜悦。同样是鉴于泛亚在君威和凯越以及其他设计项目中的出色成绩,通用决定让泛亚与通用在北美的设计部门同时拿出方案来竞标新君越的内外饰设计。最终,泛亚拿下了新君越的内饰主导权,并在泛亚执行内饰的量产化设计工作。
新君越项目可以说是泛亚成立以来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从此,泛亚在整车全新设计道路上越走越快,新赛欧、新GL8等等一系列全新车型,都逐一从泛亚的设计室内流转到工厂的生产线上。
既能做低端小车,又能设计高端豪华车型,如今的泛亚,数个成熟团队可以同时运营几个不同的设计项目,多年前的青涩,早已进化成自信的老练。
如今的黄斌,虽然已经不用在第一线亲力亲为,作为技术型的管理者,管理设计判断、把控设计方向、技术评审和把关等指导性工作已经占据了他日常工作的绝大多数时间。不过,他的目标,却一如他多年前的理想,始终没变。
“从赛欧项目开始,我的理想就是解决现实的设计问题,消灭眼前的各种困难,尽可能快地将车型推进投产流程。我最大的愉悦,就是看到自己设计的车能投产,有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我设计的车,有一个好的市场口碑。”黄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