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0.61万辆和127.53万辆,与上月比,分别下降6.96%和11.19%,与同期比,分别增长1.26%和2.18%;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46.24万辆和1060.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3%和3.22%,比上半年增幅分别下降0.15%和0.13%。
从本月情况看,汽车产销仍为低速增长。国家宏观调控及汽车政策的退出,仍然是影响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因素。7月是汽车产销传统淡季,多数企业进行设备检修和高温放假,影响产销总量。
多数车型环比回落
同比乘用车好于商用车
7月份,乘用车和商用车环比均下降,从细分车型看,除个别车型环比有所增长外,绝大多数车型为负增长;同比看,乘用车产销增速高于5%,而商用车下降超过10%。
7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05.04万辆和101.18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6.38%和8.78%,除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环比增长外,其他各类乘用车均呈明显下降。同比看,乘用车生产增长5.82%,销售增长6.74%,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23.51%和16.24%,弱势特征明显;其余车型同比均呈现10%以上的增长。
7月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57万辆和26.35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9.26%和19.36%,除半挂牵引车生产增长和销售略有下降外,其余车型均呈明显下降;与上年同期比较,商用车产销分别下降13.98%和12.23%,其中,客车类产品增长明显,而货车类产品下降明显。
从各车型增长情况看,在有关政策影响下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增长。交叉型乘用车受政策退出影响最大,降幅明显,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直接影响乘用车市场的增长,除交叉型乘用车外的乘用车车型整体表现较好。在商用车中,客车类产品整体产销呈现较快增长,而货车类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滑明显。
1.6升及以下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
7月份,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65.72万辆,比上月下降12.28%,比同期增长6.24%;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总量比重为64.95%,比上月下降2.59%,比上年同期下降0.43%,本月所占比重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7月份,1.6升及以下的轿车销售49.89万辆,比上月下降11.71%,同比增长11.94%,1.6升及以下轿车占轿车总量比重为68.93%,比上月下降1.73%,为今年以来首次低于70%。
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继续回落
7月份,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6.56万辆,环比下降18.14%,同比下降3.2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13%,占有率环比下降4.13%,同比下降3.79%。7月份,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7.8万辆,环比下降21.03%,同比增长3.2%,占轿车销售总量24.59%,占有率较上月下降3.59%,比上年同期下降1.74%。
汽车出口环比下降
7月份,汽车企业出口7.33万辆,比上月下降12.73%,同比增速为57.70%,出口量在6月份创出新高后虽有所回落,但仍超过7万辆,表现较好。
7月份,乘用车出口4.48万辆,比上月下降11.81%,同比增长75.8%;商用车出口2.85万辆,比上月下降14.14%,同比增长35.76%。
1-7月,出口前五名的整车制造企业分别为奇瑞、长安、江淮、长城和东风,出口量分别为8.88万辆、5.46万辆、4.65万辆、3.94万辆和3.5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9.25%、51.68%、2.81倍、20.11%和39.22%,前五家出口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为58.37%。(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