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62年前在人民军队中开始接受党的教育培养的。在我的军旅生涯中,有幸遇到3位长征时期的老党员,直接受到他们的教育培养和熏陶,使我从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有信仰的共产党员。
第一位是我在华北军政大学学习时的中队长陈之奎同志。他在指导我学习军事的同时,更注重对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导我要不怕艰苦,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华北地区的初春寒气逼人,当时我们只有一条很薄的棉被,穿着衣服睡觉还常常被冻醒。在严格、强化的军事训练中,要求我们一起床就步枪不离身,肩背子弹袋,腰里挂着刺刀,摸、爬、滚、打。因此,一天下来,精疲力竭,对刚出校门的我们青年学生来说,确实是个考验。但我们以苦为乐,刻苦学习。当我的思想觉悟有一定提高后,他就以党员身份,介绍我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离校前夕,他教导我说:学习有毕业,革命是一辈子的事,一定要努力奋斗,把革命进行到底。正是在他的教导下,使我在冰天雪地的练兵场上,完成了高射炮突击训练任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度过了长达3年的阴暗潮湿的地下指挥室生活。
第二位是我所在高射炮兵团的参谋长苗树人同志。时值抗美援朝,我团担负保卫鸭绿江大桥的防空作战任务。他教导我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攻坚克难,誓死保家卫国。在苗树人的指导下,我和战友们破解了两个难题:一是夜间作战问题,1952年10月1日凌晨1时,我团用落后的武器胜利地阻击了美国空军50架B—29型机轰炸,保卫了鸭绿江大桥的安全,为13天后开始的上甘岭战役提供了运输保障通道。二是敌机反高射问题,我团创造了“对大高度大速度大角度俯冲机射击方法”,一举击落敌机4架,受到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的表扬,给我记二等功。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苗树人安排我到基层炮连锻炼。在“八大”召开前夕,我实现了盼望已久的入党愿望。当我激动地拿着入党志愿书给已任副师长的苗树人看时,他连声说:好!好!要更加努力。我没有辜负他的鼓励,两年后,我被推选出席空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的接见。
第三位是我所在高射炮兵师的参谋长武军同志。在我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前夕,他握着我的手深情地说:你是我提议调到师司令部的,现在我送你到地方,工作岗位可变,理想、宗旨要永远不变。我牢记他的教导,在上柴公司边工作边学习,“文革”前取得大学学历。拨乱反正后,在公司党委领导下,我参与发展党员300余人,为党输入新鲜血液。我公司发展党员的经验,在市、局交流,《解放日报》和《组织人事报》做了报道。离休后,我在电气集团总公司组织处发挥余热14年,而后在市老干部大学学习。与此同时,我先后撰写了回忆录、征文、学习体会等10余万字。我和苗树人合写的抗美援朝回忆录,分别刊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编辑社出版的《防空军大事记·回忆录》和《蓝天火网》两书上……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我更加深切地怀念已经逝世的3位老党员,感恩党对我的教育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