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必比登挑战赛上,上汽携旗下上海牌Plug-in燃料电池轿车、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及荣威350电动汽车3款新能源汽车组团参加各项角逐,取得了总共6A的优异成绩;在燃料电池汽车组拉力赛中,逐鹿群雄,列总分第三。
上汽自主研发的上海牌Plug-in燃料电池轿车,集合了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所有成员的心血,满怀着大家的殷切希望,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行驶,使参赛队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由于整车经过45天的海上运输,抵达目的地后需要对车辆进行重新检测。就在燃料电池轿车进行氢气置换的当天,突然下起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珠打在脸上连眼睛都睁不开,但队员吴兵带头冲入雨中,紧接着梁伟铭、张晨奋勇跟进,整整工作了4小时。为了争分夺秒,队员陈沛和王丙龙连午餐都顾不上,从每个零部件抓起,查看状态及相关标定参数,从硬件性能到软件可靠性,对所有零部件进行了验证。
车辆注册当天,参赛队忽然发现一个关乎比赛成功与否的问题,即组委会在 300公里拉力赛中途设置的加氢站提供的氢气压力为300Bar,而上汽参赛车辆的加氢标准压力是350Bar。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上汽团队在总经理干频和副总经理黄晨东带领下重新拟定了比赛策略:及时调整控制程序,将保护限值调整至安全范围内的最低,最大程度上发挥车辆潜能。目标是必须完成比赛,而且要在既安全又可靠的前提下争取最优成绩。
为了保证第二天参赛车辆能有最佳状态,梁伟铭连夜守候车辆充电维护,一丝一毫不敢怠慢,直至次日凌晨一点才回宾馆,仅仅休息了4个小时,他又重返展馆继续对车辆进行充电维护,保证车辆在出发前保持满电满氢的状态。
5月18日比赛当天,也是最紧张的一天。比赛全过程中,驾驶员张晨与副驾驶王丙龙表现得非常稳定,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两位工程师在36℃的高温下不开空调,夏日炎炎的炙烤在他们脸上留下道道汗迹。赛场上紧张的不只是两名驾驶员,从比赛一开始,备车上的5名工作人员就一直在辅助两名驾驶员进行比赛策略的拟定。导航员梁伟铭通过对讲机一路提示道路信息,给驾驶员张晨提前调整的预留时间,而副驾驶王丙龙则将车辆的状态信息实时传递至备车内,以便吴兵实时计算氢耗量,并依此制订比赛策略。经过长达7小时的比赛,他们顺利完成了比赛。
成功的背后,少不了幕后英雄的支持,她们是团队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此次上汽参赛的总协调人,沈玲在比赛前的数月内每天加班,白天与集团各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下班后又与德国当地联系,并在赛事期间负责上汽对外联络、对内协调的所有工作,是此次比赛名副其实的大总管。范君作为燃料电池轿车团队的协调负责人,承担了大量的赛前车辆准备工作和参赛团队人员协调工作,每周高强度的项目例会,可谓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参赛的上汽燃料电池轿车都配备了由上汽新能源事业部独立研发的远程监控系统,参与赛车的调试、比赛全过程。虽然相隔数万里,远程监控系统把比赛现场的工程师与新能源汽车事业部的工程师真正联系在一起,实现了零部件运行数据的实时同步,实时分析。
这份成功和荣誉不光属于这个团队,更属于那些背后默默支持的工程师们,也离不开上汽总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还有上海安吉汽车零部件物流有限公司为参赛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