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是未来产业转型主方向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 万钢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发展经历了百年历史,虽几经风波,但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能源问题、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突出环境问题,导致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汽车产业的转型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面对严峻的形势,在过去两年中,全球汽车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思考与讨论。以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电动汽车,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汽车工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实践当中,中国与世界同行,发展与国际同步。近10年来,科技部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上的投入累计已超过20亿元。带动社会和企业的投入超过百亿元。围绕着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以电池共性为关键技术开展了产学研联合攻关,形成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并基本建立起以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形成了较强的基础研究、产品开发、设施检验和评价能力。
从总体来看,示范推广对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一方面,示范带动整车企业加大了对于汽车研发的投入,加快了新产品上市的步伐,到2010年底,共有50家汽车企业的180多个车型进入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的推荐汽车目录。
另一方面,通过规模化的市场应用,带动了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对产品技术的检验和持续改进,使各类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规模示范工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尽管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的战略机遇期,产业化、市场化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我们目前仍然存在着技术不够成熟、成本相对较高、可靠性、耐久性还没有充分检验,社会配套体系也不够健全的市场化进程中的障碍。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认为,除了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以外,必须通过政府主导下的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应用来加以解决,换句话说,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采用科研开发与试点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是实现电动汽车商业化的必由之路。
正是基于对开展电动汽车示范推广重要意义的认识,去年7月在美国举行的清洁能源部长会议上,我们和美国能源部共同提出了倡议,希望各国政府通过加强电动汽车商业示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电动汽车的推广经验,共同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发展。我们的倡议首先得到了国际能源署的积极支持,国际能源署积极参与了电动汽车的示范和组织推广,并得到了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南非、瑞典、葡萄牙等国家的积极响应。目前为止,已经有13个国家正式成为这一倡议的成员。同时,有很多国家在申请加入。
中国政府已经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重点的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将实施以纯电驱动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加快推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为此,科技部编制了电动汽车“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重点开展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国家科技计划为引领,有效地进行跨领域、跨行业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完善电动汽车公共创新平台,提高研发投入的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二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在开展电动汽车产业化研发的同时,加强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积极部署下一代产品技术的研发。三是加快技术标准的研究、完善标准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四是积极探索新型高效的创新模式,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系来承担科技计划的任务。五是做好电动汽车示范试点、深化市场推广,探索商业模式。六是完善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全力支持电动汽车示范运行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
建设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是在美国华盛顿部长级会议上中美法德日等国家及国际能源署达成的意见,这是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上海是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一直致力于推进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1300余种新能源汽车进行了示范运行,累计行驶里程超过700万公里,载客1.25亿人次,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品种最齐、规模最大、负荷最强的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
2010年11月在第25届世界电动汽车大会上,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宣布上海代表中国成为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以赴支持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电动汽车标准化法规发源地、国际电动汽车技术交流中心、技术的领跑者及全球电动汽车商业化推广的先锋城市。
205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突破1亿辆
国际能源署署长 田中伸男
低碳发展是保障国际能源安全的主要路径,而在交通运输方面采用新能源技术将决定未来全球能源产业链的变化。目前,高油价带来了全球能源供给安全的担忧。最新报告已显示,高油价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亚洲和美国石油需求的增长。而且现在世界各地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不断增强,大量机动车辆的增长能否伴随着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已成为关键问题。所以,交通领域需要新能源革命。
本人预测,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方面,2050年有望达到全球销售1亿辆。为了实现这一个目标,全球需要400个车型,每一车型销售量在25万辆以上。
到2020年,每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可达到700万辆。国际能源署已支持十多个国家共同建立了电动汽车倡议(EVI)活动。美国已提出到2015年达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0万辆,中国市场与之规模相当。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拥有较好基础,已经有很多汽车制造商生产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200个不同车型,不少车型开始量产。出口的40多个车型中,一半来自中国。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车,这对未来全球应用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高标准高起点打造国际示范区公共服务环境
上海市嘉定区副区长 费小妹
在推进建设上,嘉定区的总体目标是以国际示范区为基地,组建企业和用户两个俱乐部,构筑论坛、展览、赛事3个平台,成为试乘试驾、运营服务、示范评估、商业模式创新4个中心,基本形成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的保障服务体系,实现3年内1万辆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氢能源示范推动目标。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以下3项重点工作。
一是打造适合电动汽车示范的社会公共服务环境。目前,国有四大能源供应设施商、国家电网、中石油、中海油均已经进入嘉定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将建成两个充(换)电站、1000个充电桩。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研究中心,搭建示范评估中心,收集电动汽车示范过程当中政府政策引导效果、先进技术技能、包括一些数据进行科学评估和深入研究,促进制造厂商深入技术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建设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运营服务中心,为示范车辆提供保障,同时,协助各个电动汽车厂商办理报关、保险、车辆上牌、车辆线路协调等行政手续,提供应急救援等服务功能。结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私人购车补贴计划,针对不同用户的广泛宣传,营造电动汽车示范的舆论氛围。以中国(上海)电动汽车示范城市伙伴组织和发展论坛为平台,建立长效联系机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共享资源。目前,上海市已经与美国洛杉矶市就电动汽车数据共享达成意向。
二是结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私人购车补贴计划和“十城千辆计划”推进电动汽车示范应用,以鼓励市民购买、机关事业单位用车团购、租赁公司新增电动汽车等形式,尝试整车小时租赁、小区与公共交通枢纽间的摆渡。同时,在公交、邮政、保洁、企业用车方面尝试电动汽车的使用,年内嘉定区将开通1—2条电动公交线路。
三是有计划开展3种示范方式,吸引供应商、能源供应商进行广泛参与。通过电动汽车试乘试驾中心开展电动汽车用户体验,那里将成为电动汽车厂商与社会公众互动体验的重要平台。预计每年参观人数可以达到5万人次以上。电动汽车企业可提出申请,在指定线路上开展电动公交和符合条件的电动车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