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绿色制造”重大项目课题“报废汽车绿色拆解处理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正式结题并在北京进行成果展示。参与该课题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汽车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陈铭博士告诉记者,该课题部分研究技术已在国内部分再制造试点企业得以推广,另有一部分成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转化。
据陈铭介绍,该课题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华东拆车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承担完成,前后历时四年多时间。课题通过一系列研究,建立了“报废汽车退役零部件再制造坯料处理与物流”示范工程,形成了可以向全国推广的再制造坯料业务技术解决方案。另外,该课题还自主研发了高温分解式燃油热清洁系统、高压水射流清洗机等再制造坯料处理专用设备,这些设备已在潍柴、济南复强等再制造试点企业得以推广运用。
据了解,该课题结题后,已有部分企业对该课题的成果表示出了兴趣。目前,该项目已落户无锡,由当地的新三洲特钢有限公司进行成果转化。无锡的另外一家企业天奇物流有限公司计划在安徽铜陵建一个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该项目成果也有计划在那里进行推广。此外,山东也在规划建立一个轻型车拆解基地,将来可能会围绕轻卡进行回收再制造项目的开展。
陈铭还透露,“十二五”期间,他们还将继续开展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将项目成果中的拆解和回收利用设备在10一12家再制造试点企业进行示范性推广;另一方面是进行退役车控电子产品以及车用内外饰件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研究。陈铭表示,我国《废旧汽车回收管理条例》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出台,这无论是对于相关再制造试点企业还是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及成果转化,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记者 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