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一位美国人写的一本中国自驾游的书受到媒体的关注。《文学报》用8个整版的篇幅摘登了这本书,《文化读书周报》发表了书评,《解放日报》也作了报道。 从关注的程度上来看,此书不简单。它可以看作是继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之后再次引起西方媒体关注,成为炙手可热的书。
这本书不仅位居美国亚马逊书店中国旅行图书的第一名,作者本人也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这样的评价,相信它已并非一般的“自驾攻略”之类的书。媒体认为,“该书是目前在西方影响最大的关注当代中国问题的纪实作品系列之一。”
作者彼得•海勒斯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多家媒体的撰稿人,在中国待了10年。《寻路中国》是他驾车漫游中国大陆7年的经历后,潜心创作中国纪实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前两部是《江城》和《甲骨文》,分别获得“奇里马亚环太平洋图书奖”和《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这是位专门撰写旅游文学兼纪实的作家,思路和角度与普通自驾游略有不同,制定的旅游攻略也不单纯。因为专业原因,他写出来的东西也就大不同。这就与以前过往的“自驾攻略”截然不同,一鸣惊人也不奇怪,引起的轰动堪比斯诺的《西行漫记》。因为同样是叙说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则是完全置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却有着类似的震撼与期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用采访的事实向世界呈现了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希望之所在,后者是用真实的故事 展示了现实“中国变革的实质”,满足了西方社会的好奇心,具有新闻性。
值得关注的是,这部作品的形成与中国汽车普及有关。海勒斯在自述中说,“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7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7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人就有1000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50%。”这也就为他《寻路中国》的写作创造了条件。海斯勒说,之前他出门旅行都是迫于无奈地坐汽车、飞机、轮船或是火车。穿州过省、踏县过镇时,都在沉沉昏睡中。但驾车出行,一路上人就会脑清目明。在他看来,这是得益于中国汽车业的大发展,也正因为有了私家车的普及才有了他出行的便利(海勒斯租用的汽车都是国产车如桑塔纳、捷达、切诺基),游历中国的范围随之扩大,用大视野的眼光记录了一个变化、腾飞、对外部世界影响开始增大的中国。
从这样的角度看,《寻路中国》也就是《轮上中国》发物之纪实。这是“追寻现代中国,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整本书就是从在中国考驾照,租车开始写起,包括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开车、堵车、剐蹭、事故、倒霉、服务及烦恼等,还追溯到中国汽车业的起源、车展的源头和道路修建,甚至披露了有人建议要利用长城“化废为宝”,改建成公路的史海沉钩等。借助考驾照应知应会的考题,该书生动勾勒出中国步入汽车社会所遇到和发生的问题,将历史和现实关照着进行 质疑与解析。正如他自己所说,“书中当然有许多讲述了汽车在当代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于是,以汽车为轴心的思维所展示的中国人的生活和社会转型,以及思想意识形态发生的变化,正是中国腾飞的一个观察角度。
那么,这是个怎样的叙述文本?作者从“城墙”“村庄”“工厂”三个视角切入,立体地将中国由乡村向城镇化大规模人口迁移,通过道路和汽车这一载体,描述了“由农民摇身变为商人的过程”,再从兴建工厂,资本投入,融入全球化的个案中折射出中国的生机和活力之所在。当然,这是个用记者的眼光看待当今中国的变化,运用文学的方式表达的文本,不仅可读,而且具有鲜活的思想性,道出了中国巨变的推动者源自普通人,是思想解放,体制变革创造的宏大叙事。正如该书副标题所表达的那样,“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游”。
在我看来,海勒斯的成功关键就是抓住了“汽车改变中国”这一人人尽知,却谁都没有留意的“抓手”,且用西方的思维,借助自驾游的套路讲述了一个正在变化着的中国故事,不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还有感染力,带有时代气息。如果留心的话,在海勒斯的叙述中,汽车成了一种视角,包括对汽车产业的观察,深入车企。他关注的是 “汽车民生”。在他的笔下,常出现的是桑塔纳和切诺基。尤其是发生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社会剪影,往往成了一种时代的表情被他牢牢捕捉,不仅是一种看点,而且是最能吸引眼球的细节,它的生动就在于记录了中国社会在转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悄然发生了变化。
不过,值得思考的是,近年来也有不少中国媒体到境外自驾游,产生了一批所谓的职业汽车旅行家,但为什么没有像海勒斯那样敏锐地找到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视角,社会关心的话题,写出有影响力的“自驾游”?同样,作为媒体和作家,对汽车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应有怎样的敏感度,它所带来的变化又应有着怎样的思考,显然已不只是个简单的质疑,而是个深层次的观念转变问题,其亟待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