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17日,“2011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沪成功举办。记者在现场发现,虽然本届展会未明显出现日本企业临时退展的现象,但是,震惊全球的日本大地震势必会对全球半导体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9.0级超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3月14日),日本三大汽车巨头便宣布全面停产,仅本田公布复产时间表,表明日本汽车产业受到了地震的重大冲击。事实上,高居整车制造业上游的半导体行业也未能幸免。日本瑞萨、东芝、东京电子(TEL),以及美国德州仪器和安森美半导体公司(含刚收购的三洋半导体公司)等位于日本北部的芯片及晶圆厂均表示已受到了破坏。
作为全球芯片主要制造大国之一,日本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供应链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汽车应用而言,日本半导体企业在信息娱乐系统也拥有领先优势。市场分析公司IHS iSuppli的调查显示,去年日本供应商占全球半导体生产份额逾20%,日系供应商因灾缺位至少会对汽车电子行业产生短期供货紧张的影响。其间,日本外半导体工厂的现有产能恐怕也难以承接突然出现的生产缺口。
据某国际芯片批发商上海工作人员透露,地震发生后,已经出现客户囤积芯片的迹象,如果日本芯片厂短期内不能恢复生产,预计3~4个月内将出现部分芯片缺货的现象,进而对相关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不过,另有一位汽车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这种影响应该不会持续太久。一方面除了日本,尤其是北部半导体工厂外,诸如意法半导体(ST)、恩智浦(NXP)等国际企业并没有在日本建厂,地震并没有对全球半导体行业造成全面伤害;另一方面,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已迎来复苏,但是,半导体行业仍有一定的产能闲置,可以分担因日本工厂停工的需求缺口。
谈到大地震对半导体市场未来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业界专家表示,如果日本半导体企业停工时间越长久,原有汽车电子客户与新的供应渠道实现成功磨合后,其恢复元气的难度将更加艰难,日本半导体原有的国际主流地位或将被撼动。
相关新闻
安森美在沪建汽车解决方案工程中心
本报讯 3月9日,安森美半导体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举办“汽车解决方案工程中心(SEC)”成立仪式。
新建的“上海汽车解决方案工程中心”将侧重于为供暖通风空调(HVAC)、动力系统、安全、信息娱乐和汽车照明等多种汽车应用开发先进的高能效解决方案。上海中心将进一步扩展其全球解决方案工程中心网络,推动新的汽车相关产品开发,并将通过提供现场技术专长来增强公司的本地化服务能力。
安森美半导体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与100多家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安森美半导体汽车电源产品部高级副总裁Andy Williams(威廉思)透露,截至2010年底,“上海汽车解决方案工程中心”已采购完成用于电子分析的相关设备。鉴于ESD和EMC是汽车电子的两个关键领域,也是汽车集成电子功能的最重要的参数,中心将在2011年前具备高/低温验证功能,这将极大地帮助中国的汽车客户建立其电子控制单元(ECU)温度鲁棒性ESD验证;此外,中心计划在2013年尽快配备EMC验证设施。(赛汉娜)
飞思卡尔助奇瑞汽车2012年“换芯”
本报讯 3月15日,飞思卡尔半导体借“2011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举办之机宣布,其将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领先的微控制器(MCU)技术。据悉,奇瑞计划在其最新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中采用飞思卡尔32 位Qorivva MPC563x MCU系列产品进行控制,并计划于2012年实现全面投产。
2008年4月,飞思卡尔与奇瑞在芜湖建立了联合开发实验室,主要从事电池管理、动力系统、车身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研发,以及混合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技术开发。2009年,奇瑞推出基于飞思卡尔16位S12XE MCU的奇瑞发动机管理系统(CEMS)。
目前,奇瑞正在研发更高级别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MS),要求MCU的计算能力更加强大。由于具有出众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飞思卡尔32位Qorivva MPC563x MCU不仅得到了奇瑞EMS研发部门的首肯,而且,奇瑞还认为这款MCU将成为其汽车电控领域的核心芯片。(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