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据该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郭水军介绍,2008年,该公司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首次承接了上海通用经济型轿车四门内外板模具的自主开发重任。为此,公司组成了由博士领军、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开发团队,艰苦攻关,一炮打响,并在门内板模具开发上大胆采用了开口拉延技术,提高了8%的材料利用率。“起步就实现四门模具开发成功,这在国内外模具业没有先例。”目前,该公司已先后自主开发了包括上汽自主品牌车型在内近6种车型的外覆盖件模具。
在汽车覆盖件模具中,开发难度最高的就是车身大型侧围外板、翼子板模具,尤其是工艺、结构复杂的车身侧围外板模具综合了四门三盖的所有技术。郭水军说,“该产品的特点是零件大、高度差大、刚性差。四周有复杂的搭接与配合,上与顶盖、玻璃搭接,前与前围挡板搭接,后与后盖、尾灯、后保险杠配合搭接,中间与前门、后门配合,面多、曲率小、变化大,形状最为复杂。”为了保证自主品牌车型侧围外板模具一次性开发成功,开发团队进行前期技术研讨,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艺技术难题,采取相应措施,攻克了无数难题,终于一举成功。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身覆盖件模具自主开发能力和制造能力,该公司通过项目开发,总结开发经验和积累数据,目前已建立了冲压工艺、CAE、结构设计、模具制造等数据库以及3D标准库。为优化项目管理,加强系统工程的数字化运控,引进了E-MAN模具制造管理系统,搭建了信息化平台。多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强人才高地建设,先后引进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科技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目前整个开发团队达200余人。
上海赛科利,已然成为中国汽车模具业的后起之秀。(记者 胡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