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洪亮激昂的宣布下,圆满落下了帷幕。这一刻,来自南汽专用车公司世博会服务小分队的40名同志,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卓越的产品与出色的服务,使得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观光车”,在世博会闭幕期间举行的“2010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上,被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高度评价为:“体现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最高水平。”
回顾从“世博会”上一路走来的历程,南汽专用车公司不论是在南京本部,还是在上海申联基地的职工,人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从试制到批量生产
时间短效率高
去年春节过后,南汽专用车公司接到了为世博会研制“新能源观光车”的任务,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去年8月,试制出了第一辆;经过8000公里路试后,又试制出两辆改进型观光车。经过评审,南汽专用车成为唯一一家为世博会园区提供新能源场馆观光车的指定生产厂家。随后,南汽专用车公司在南汽党政领导的直接关心下,于9月份抽调了各部门精兵强将70人,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总经理王荣清为组长的“世博新能源车项目组”,把为世博会研发和生产新能源观光车,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年底通过评审后,南汽专用车开始了紧张的批量生产,到今年3月,他们精心生产出了第一批250辆用于世博会四方宾客乘坐的“新能源观光车”,4月初按世博会组委会下达的到货日期,这批250辆满载南汽专用车公司自豪与荣耀的新能源观光车,在工程、技术、管理、维护等70人组成的世博运营服务小分队护卫下,浩浩荡荡地顺利驶入了世博园。
看着平稳运营的车
曾经的付出都值得
4月下旬,世博组委会在试运营中,鉴于游客反映交通不便的问题,经上海市政府同意,紧急向南汽专用车公司再追加第二批130辆“新能源观光车”,并要求在6月20日前完成车辆交付。由于前期研发和生产的大部分人员已经在世博园区参加质保服务,而交付时间又如此之短,南汽专用车公司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考验。
负责生产制造的南汽专用车公司总经理助理蒋涛,在刚刚交付了第一批次的观光车后,又马不解鞍地再次担任了第二批生产任务的负责人。他在位于上海青浦的生产现场,没日没夜地带领职工,一连两个多月,组织职工每天24小时轮番作业,终于将第二批130辆新鲜出炉的“新能源观光车”如期运抵世博园区投入运营,极大地改善了世博园区5.28平方公里“四横三纵”的场馆交通状况。
蒋涛从今年春节初四就从南京到了上海,组织调度南京和南汽专用车公司上海申联基地的两地职工进行生产,到目前为止仅回过南京一次。当记者问起他在世博项目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想想曾经吃过的苦,看看正在运营的车,我们的付出还是值得的。”
而在生产基地前期生产准备过程中的去年七八月份,即将退休并且患有糖尿病的南汽专用车公司“老政工”宋道明,为了世博观光车如期开工,主动请战再上一线,他二话不说采取保守治疗,带领职工进行生产准备,从生产线布置、工装夹具定位、工具辅具采购定制、检测线基础土建、试车跑道建设等等,无一不亲自操刀督阵。中午休息时,他把职工们都安排吃饭了,自己则拿出老伴为他准备的玉米面窝窝头,吃起个性鲜明的“糖尿病大餐”……
中央领导乘坐
新能源观光车赞不绝口
凝聚了南汽专用车公司数百名职工心血和智慧的新能源观光车,刚刚到达园区指定位置待命,他们就接到了一个让人既激动又艰巨的任务:上一届政治局委员、国家领导人,将于4月22日参观世博会的“中国馆”。世博组委会规定南汽专用车出品的新能源观光车作为中国馆展品的一部分,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于4月20日前,把4辆观光车抬到40米高的中国馆12楼,还要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决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
接到命令,南汽专用车公司世博会服务小分队立即行动起来,4辆车体积不小,怎样才能把车子送到40米高的12楼,并且不会碰撞到任何其他珍贵的展品和设施呢?小分队一干人马“愚公移山”,小心翼翼地把4辆车全部分解拆开,再把散件一个一个地搬运上去,然后按原样进行组合装配。就这样,小分队的同志连续干了三天四夜,提前一天终于把4辆代表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最高水平”的观光车,完美地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4月22日,中央领导如期参观中国馆。领导们在听取世博会陪同人员介绍,这款“新能源观光车”,从环保理念到新能源应用,都是由中国人自主开发和研制的,尤其是这款车排放出来的水,可以直接供人饮用,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在当今世界也是属于领先的环保技术,他们对此赞不绝口。
随后,中央领导在参观世博会主题馆、非洲馆的行程中,乘坐的都是由世博组委会领导亲自驾驶的这款车子,为国家、为上汽集团“争”足了光荣。
在世博会期间,南汽专用车公司的这款车子,不知完成了多少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要人”们的任务。
南汽专用车公司
创造了一个奇迹
5月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经过各方精心筹划与来自世界各地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开幕了。南汽专用车公司的世博运营服务小分队和十多万世博会服务人员一起,进入了确保世博会184天正常运转的紧张工作中。
世博会9点钟开展,夜里10点闭展,这就是说,南汽专用车公司前后两批出品的共380辆新能源观光车,每天将有13个小时穿梭于5.28平方公里园区各展馆之间。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在5月1日至10月31日的184天世博会开展期间,全球各地观众进入园区参观的人数达到7300万,是世博会自1851年举办以来的历届“世界之最”,而乘坐南汽专用车的新能源观光车人次更是达到了9000多万,相当于每一位入园的观众都乘坐了一次他们的车,并且还有1700万人乘坐了两次。
如此大的承载负荷、运行使用量,是城市道路上日常普通公交车的10倍,但380辆观光车的使用完好率,竟然跃过了98%,按上海世博组委会的评价,也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临时党支部是个家
奇迹是如何产生的?
南汽专用车公司的小分队实在没有什么神秘武器,队员们也没有什么“一剑封喉”的绝招秘籍,他们靠的是平时积累的维护手艺,靠的是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靠的是吃苦耐劳的韧性,靠的是耐得住寂寞、不受眼花缭乱环境干扰的定力。
当南汽党委副书记相光华在慰问世博运营服务小分队的时候,看到了他们挂在驻地印有斧头镰刀图案的“中共南京南汽专用车有限公司总支委员会世博项目临时党支部”铜牌子时,深有感触地说:小分队在世博会取得的奇迹,靠的是党支部顽强的战斗堡垒,靠的是党支部坚定有效的组织,靠的是党支部紧贴前沿的指挥,靠的是党支部争先创优的勇气和力量,靠的是党支部把小分队建成了“一个家”。
小分队的成员们有的来自南京的专用车公司,有的来自上海的南汽专用车申联基地,党员有20多名。而小分队的成员在世博会展的半年中,根据维护保养的进度需要,成员进进出出,最多时达70人,最少时也有近40人。但不论是谁,只要进入了小分队这个家,每个人都把自己交给了临时党支部,都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智慧与汗水,通通献给了为世博服务的宏伟大业。
三度推迟婚期
杨林让人很感动
电器工程师杨林,是小分队里唯一从南京去的女同志。她由于参与新能源观光车的前期研制及其后续产品的开发,因此,从新能源观光车进入世博后,她就自始至终都驻扎在园区里,对车子的使用情况和各种功能的拓展,以后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改进等等,天天进行观察。在南京处了好几年的对象,去年就已定好了结婚的日子,可是由于新能源观光车紧张的研制和生产任务,只好三度推迟婚期。
本来以为车子交付后就能抽出时间结婚了,所以她把婚礼确定到了五一举办。可是,杨林4月进入园区后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而双方家里把结婚的一切事宜都安排妥当了,如果五一还是举行不了婚礼,实在不好向双方父母“交待”。于是,杨林4月29日风尘仆仆地赶到南京,婚礼结束后于5月8日又赶回世博园,一干又是几十天没回南京的新房。
9月份,中共上海市委授予杨林“世博先锋一线行动五带头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党员许建明当上了世博“月度服务冠军”
其实,在小分队中,还有许多党员的事迹同样让人感动——
来自南汽专用车上海申联基地的党员许建明,家虽然住在上海的大柏树,平时从世博园至家里,也就一个小时的路程,但他作为小分队园区维保班“次负责人”,也和南京驻扎在世博园里的成员们一样,日夜战斗在一线。
一段时间,由于参观人流量猛增,新能源观光车的使用率“轧闹猛”,因此,小分队的维保班分成白班和夜班,他带一个班,南京去的王露清带一个班,轮番作业24小时不间断地加强对观光车的维保。虽说是白班夜班分两拨,但从早晨7点钟到夜里12点钟,有时甚至是凌晨两三点,两班人马不分彼此,有车过来立即就扑上去维护,因此,许建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要从家里出发赶到园区,有时夜里12点过了才回去,逢到节假日观众更多,维护任务更重,他也就不能回家了。
小分队党支部表扬他时,他却说,比起南京来的维保班负责人王露清,从大年初四到上海搞新能源观光车,后来在世博园区又一连几个月都“捞不到”回家,相比之下,我实在“怃没”说的。
就是这样的党员带头表率作用,影响并且感召了手下的队员们,而许建明与王露清两位维保负责人,光荣地被上海世博园区组委会评为上海世博会“月度服务冠军”。
黄开森听到儿子的声音
眼含泪水
在奋战世博的日子里,“火线”入党的预备党员、小分队园区现场负责人黄开森,从进入园区的第一天起,就担负着所有的设备、人员、车辆维护保养的管理工作,精干的小伙子担负着如此重要的担子,成天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南京的家基本上是回不去了。在世博园最忙的那段时间里,他连儿子两岁的生日都忘记了。当牙牙学语的两岁儿子打电话给他,说过生日怎么找不到爸爸了时,黄开森拿着手机的手微微地颤抖起来,眼眶里噙满了泪水,硬是忍住没有落下来。
园区工作的同志们看到这幕场景时,感动非常,因为他们明白“父亲”两个字所包含的责任、情感沉甸甸的分量,但黄开森却说,每一个战斗在园区的小分队同志都是这样过来的。
一只油封体现了
上南融为一家
如果说驻扎在园区的小分队是作战的前方,那么,南汽专用车公司上海申联基地,就是为前方打胜仗而“保障有力”的强大后方。南汽专用车公司世博项目总负责人刘大华,向记者介绍了去年底刚刚参加工作的高飞飞——
是交大刚毕业的学生党员。去年底到申联参加工作,一上岗就到了小分队,负责物料管理、配件备品、队员的吃喝拉撒睡等后勤保障。一次,世博园区里一辆车子的油封坏掉了,需要立即更换,而专门研发生产并提供给世博园的这款车子的油封,恰恰不是易损件,因此小分队没有备品。车子急需再上运营线,这可急坏了高飞飞。小姑娘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于是,立即向申联的后方基地求援,很快,后方的申联基地立即从生产现场紧急调来一只油封,火急火燎地送到园区维修处安了上去,换了油封的车子终于又重新上路了。
刘大华说,事情虽小,但反映了南汽专用车公司上海申联基地的后方保障是过硬的,这也是南汽全面融入上汽集团后,大家抱成一团共同为世博运营而拼搏的具体体现。
蒋伟的女朋友理解他了
小分队就是一个家,一个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
去年刚从大学毕业的蒋伟,进入南汽专用车公司工作后,立即于11月到了上海,先在申联基地进行观光车的生产管理,后又进入小分队来到世博园区,搜集了解小分队维保情况、观光车在场馆运行线路及状态资料、运营方及使用方的反馈信息,以确保小分队与世博组委会之间的交流信息畅通。
然而,小分队同志们一度发现小伙子情绪低落,原因他却从来不说。后来队里的同志在日常工作中经过了解,原来,小伙子在南京已经谈恋爱了,但自从蒋伟参加工作后,总是“泡”在上海不回来。女友为此几次三番地提出分手,这让小伙子很是郁闷。
于是,大家就给他出主意,让蒋伟把女朋友,还有女朋友的父母都请到世博来,小分队负责人黄开森带着小伙子,郑重其事地陪他们看世博,介绍蒋伟的工作表现和今后的发展前途,一番工作做下来,不仅女友理解了,女友的父母也更加信任、喜欢小伙子了。
天道酬勤
走过才知珍贵
记者在采访小分队的过程中,时时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使得南汽专用车获得了成功。
南汽专用车公司因为世博会的这380辆新能源观光车,在184天中接待了9000万观众;南汽专用车公司因为世博运营服务小分队,在184天中保证了使用完好率超过98%,没有发生一次营运事故;南汽专用车公司因为这款产品及其优质的品牌售后服务,引起了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等等,这些使他们意外地收获了来自越南、泰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购洽意向,同时,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已经明确邀请南汽专用车公司的这款车和这批人,为他们提供服务。
“天道酬勤”——世博会结束了,但南汽专用车公司这款“体现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最高水平”的产品,还有南汽专用车公司被上海世博组委会、执委会授予的“特别贡献”荣誉证书,还有南汽专用车公司所有员工在世博期间形成的企业文化、塑造的社会形象,以及所演绎出的精神与物质、品牌与效益的大文章,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