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8日,上海福莱特玻璃有限公司投资280万元改造的一条清洁能源天然气窑炉生产线正式投产,它标志着这项以天然气取代重油的节能减排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据公司总经理助理易华礼介绍,经过一个月试运转,这条“气代油”生产线不但实现了“清洁生产”,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0吨,而且停用原有脱硫设备,每年节能20%、节水4400吨。
上海福莱特是一家研发、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超白压花玻璃的企业,为八成以上全球知名太阳能电池企业配套,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然而,玻璃企业以重油为能源,既是耗能大户,又是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污大户。近年来,它们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目标:2007年公司建设第二条生产线,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实现增产不增排;2008年采用玻璃熔窑双碱法脱硫除尘技术,使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明显减少;2009年采用余热回收新技术,安装吸热元件和余热锅炉,取代燃油锅炉,并利用石油提炼的废料——石油焦粉部分取代重油,使节能减排更上一层楼;今年,以气代油彻底解决废气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据悉,上海福莱特还将改造厂区综合楼的取暖设备,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富余热量,取代原来的电力空调器。届时,每年又可以节电8万度。(周阳 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