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增牲,现任南汽车身生产部部长、党支部书记,2008年8月从工作了十多年的上海通用车身车间调到南汽车身生产部。此后,他逐步提出“小步快跑,明天会更好”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在项目中推行“关心人、激励人、凝聚人”的企业文化,从而打造出一支高效的南汽车身团队。
编者按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企业版图的扩大,上汽集团除了在上海当地建厂外,还在柳州、重庆、烟台、沈阳、青岛、仪征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如今,约有14万从业人员在上汽这个大家庭里工作着。“人物采撷”将重点关注各地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摄取普通劳动者的剪影,通过具体人物、事例或经历的变化和对比,介绍他们平凡的故事,生动展示汽车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其成为各地员工学习交流的阵地。敬请垂注。
两年前的南汽车身生产部与如今井然有序的状况截然不同:“产量低、现场乱、人心散”,产量低到每班做70台车要花11小时,设备维护保养差,每天都有大量的质量缺陷外溢到油漆和总装车间,人员流失率也高,缺乏一个领头人。
此时,郑增牲来到了南汽。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二话没说,一干就是两年多:哪儿脏了,他就亲自拿起扫帚打扫;料架没定好位,他找来标签纸贴好区域、摆正;焊钳没有放在挂钩里,他立刻将之放入指定位置;员工随地吐痰,他立即指出,并给员工每人发了餐巾纸和手纸等,从细小处一点点地督促改进。在郑增牲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表率行动下,南汽车身的其他员工被他感染了,自加压力,不断改进。郑增牲进一步提出了“小步快跑,明天会更好”的工作思路和要求,使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工作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促使生产现场状况大为改观,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2009年10月,第一批30名仪征员工来到南汽后,立即进入到荣威350项目的生产准备中,这些员工既有丰富的焊接经验、又接受过临港车身高JPH的历练。郑增牲非常重视,亲自组织召开座谈会,和员工面对面交流,就荣威350生产准备阶段情况向他们通报,期望他们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互帮互学,把浦口基地车身车间的产量、质量搞上去,为上海汽车、为浦口荣威350轿车的顺利下线作贡献。
在上海通用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郑增牲,积极推行“关心人、激励人、凝聚人”的企业文化,努力实现“造车育人”的目标。在荣威350生产准备阶段,郑增牲策划了车身生产部的“拜师大会”,48名新进厂的员工和他们的48名老员工签订了师徒合同。郑增牲亲自到会并要求“师傅”们:要言传身教,按时完成培训计划,保证培训质量。近两年来,郑增牲放弃了很多休息日,凡是员工生病住院的,他必去医院探视,连员工的直系亲属生大病,他也去医院慰问。
一马当先的郑增牲,在难题面前也从不退缩。荣威350白车身人工补焊线从项目阶段到2010年4月中旬,JPH一直没有达到设计的27。郑增牲到现场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决定打通荣威350白车身人工补焊线,作为车身生产部的一个党员工程来实施,并亲自挂帅。同时,现场组织项目组、ME、维修、工段等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后,立即制定出了设备调试、程序修订、工位调整、人员操作等行动方案,分期组织实施,在生产节点前成功将补焊线打通。
现在,南汽车身生产部主要质量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荣威350焊接强度指标为98%合格,现在车身始终稳定在99.8%左右;白车身AUDIT扣分指标为1.8,车身现阶段稳定在1.8,并多次达到1.7;一次报交合格率现阶段指标为85%,车身多次达到88%以上。前不久,有几位原南汽职工回来看到今天面貌后,这样对郑增牲说:与之前相比,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