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让城市更美好”的愿望将在2030年实现,那时,电动车已经成了汽车发展的方向,在这个已开启的电动车时代,人们的车生活和车世界都将发生诸多不同。
从互联网到车联网
“互联网”之后,“物联网”的概念逐步成熟,汽车借助高新技术的发展成为了最重要的“物联网”组成部分“车联网”。
汽车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技术、车对车交流技术、无线通信及远程感应技术,实现汽车自动驾驶,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驾驶者可以在途中上网或者与朋友实时沟通,形成一个在路途中的社交无线网络。
交通通“零事故”可实现
“零事故”的梦想,曾成为一些人嘲笑的“痴想”,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当“自动驾驶”与“车联网”组合起来,人们清晰地感受到“零交通事故”不是“痴想”,而是“梦想成真”了。汽车通过“车联网”“自动驾驶”等一些前瞻性的技术能及时感应即将发生的碰撞,在感应的同时,它的车速自行降到最低,避免碰撞的发生,而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零交通事故”将成为现实。
职业司机将消失
汽车驾驶曾是一个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的“技术”,但2030年,这种“技术”已经陷入了需“传承、保护”的境地,因为汽车的自动驾驶已经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正是“车联网”技术发展后的一部分成果,由于配备了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可完全实现全自动驾驶。当司机的双手获得解放之后,人们会有更多的时间体验“车联网”的乐趣。
零污染不再是梦想
汽车的噪音、尾气排放曾是传统汽车难以克服的痼疾,但随着汽车消耗的能源类型的转化,噪音、尾气污染这些传统汽车难以克服的痼疾已成为历史。采用新的电池驱动技术是人类汽车的一大转变,同样是这些车型的最大亮点。相比化石能源,电能清洁无污染,而且,电动机运作噪音非常小。
塞车成为永远的历史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塞车曾成为几乎所有大城市的“城市病”,但是,随着人类重新设计自己的出行方式,塞车将成为一段历史。“车联网”技术的运用可让汽车提前知晓行车顺畅的路线并避开可能出现交通拥挤的路段。同时,更紧凑更小巧的车身结构,让“拥堵”更多可能仅是一种“拥挤”,就像当年的自行车时代,人们没有“堵”在路上,而仅是“挤”在路上。
汽车自己能找停车位
人们曾因寻找不到停车位而抓狂,而2030年“车联网”和更小巧更灵活的汽车设计,让停车不再成为问题。小巧的车身是个人交通工具的最大特点,而它可原地转向的技术更加让它的停车问题变得不是问题,对技术不过关的司机而言,停车不难;找不到停车位时,驾驶者可下车,由小巧的车身、可无人驾驶的汽车自行去寻找停车位,因此2030年停车不再是难题。
随时充电不再担心汽油涨价
从、“加油”到“充电”,不仅是汽车动力方式的转化,更是一种用车方式的转化。汽车的能源补给方式不是从前“周期性”的,而是“随时随地”的。阳光充足的时候,人们通过车顶的太阳能转化器为爱车充电;停在家里的时候,人们通过家用插座充电,甚至建有专门的充电车道,电动车行驶上去,可通过车底的感应装置直接为爱车充电。这样的能源补给方式实现了汽车“随时随地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