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9/pc20250917ac7c05a25f944ba59d7c3e6147c0dcd3.jpg
近段时期,凡是提及环保和汽车,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到新能源汽车上去。但是,当我们在为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将达到500万辆规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0-10/24/036196.html

等待处理…

报废车即将突破500万辆

中国理应成为再制造大国

作者 顾行成
2010/10/24

近段时期,凡是提及环保和汽车,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到新能源汽车上去。但是,当我们在为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将达到500万辆规模而欢欣鼓舞,又有多少人会关注到,在2015年,我们国家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就会突破500万辆。

继续挖掘下去,这方面的数字实在很难让人乐观,据统计,目前我国应该报废的车辆已经超过300万辆,而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办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车辆25万辆,这一数字比去年要高,但相对整个庞大的报废车总量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而4年后,500万辆报废车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简单说,500万辆报废汽车,将在数字上等于欧盟市场或是日本加韩国市场的报废车总量。也就是说,当我国成为全球最大新车市场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再制造再利用大国,否则,环保和安全的隐患,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

报废车的环保和安全隐患

近日,记者参加了在无锡举办的第三届亚洲汽车环境论坛。期间,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的陈铭教授。陈铭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拥有合法资质的汽车回收利用企业只有498家,市场上充斥更多的是没有资质的地下小工厂。在不少地下小工厂,由于多采用粗放式人工切割拆解,未经环保处理的废车机油、助力液、冷却液等油污状况不容乐观,对当地的土壤和地下水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一状况如果不加以限制和整改,未来面对500万辆甚至更多的报废车,将对环保造成更大的压力。

而另据了解,目前在遍布国内的地下拆车厂,除了将报废车拆成废钢回炉外,也不乏不良商人将报废车修缮后直接流通到偏远市场,或是将废车上的发动机、变速箱、方向机、电瓶、轮胎等拼装后再进入市场流通,而这些“组装车”基本都是无牌无照的黑车,它们行驶在路上,无疑会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

再制造市场存在着大需求

之所以有这些不法商人利用报废汽车赚取违法收入,其实也就是利益在作祟。如果报废汽车只是拆成废钢来折价的话,按照一吨废钢2000元来算,几乎所有的小拆车厂都会难以为继,利益诱惑使其铤而走险。那么,汽车再制造和再利用,究竟有没有合法的“钱途”呢?

陈铭告诉记者,其实,虽然我们国家汽车回收利用目前的产出规模还很有限,但实际上其下游市场的需求已经非常庞大,现在其实已经面临着供应不足的问题。陈铭举例说,按照种类不同细分后的废金属、ECU等电子部件、汽车内饰塑料件,包括残存的汽油,足以将一辆报废汽车的再利用价值放大数倍,从目前的2000元,增加到接近万元,关键是,这是完全合法的收益。时下,只要你能长期稳定提供大量汽车的可再利用回收件,绝对不用你去找客户,买家肯定会自己找上门来。

再制造产业模式亟待改变

这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的汽车回收利用技术和产业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工切割式的粗放式拆解回收依旧是市场主流。在这种产业模式下,低效率和低利用率长期一直伴随着我国的再制造业。

据了解,日本的废车再制造再利用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化大协作模式,基本上,95%的废车部件都可以进入再利用产业链,这一比例甚至比欧盟还要高。而且,日本的整车生产企业如丰田在设计制造新车时,已经将报废后拆车回收的因素考虑在内,其车内布局和布线,都依循方便拆除的宗旨来设计。

显然,目前我国的再制造行业离这一步还有着相当距离,但是,无论是从环保的立场,还是从打造一个新的产业链角度出发,我们都有充足的理由去发展和追赶。

陈铭表示,从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再到结合国情确定自己的产业模式,从而奠定这一行业的基础,并研发出自主的回收技术,这是我们再制造行业未来发展及壮大的必经途径。目前的498家资质企业,都还大有潜力可挖。而且,此前曾在家电回收中尝到甜头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有打算进入汽车回收再制造这一领域,其中不乏意向投资上亿元的大鳄。

上篇:车船税将按梯度征收
下篇:驭美而悦,欣赏并表现艺术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