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安全
割伤、挤伤、压伤、绞入、卷入等机械伤害在生产中较易发生,所以,机械设备、设施有严格的设计和制造标准,规定了防护网、防护栏、防护门、防护罩、防护套等固定防护装置,以及门联锁、光电保护、双手按钮、安全垫、限位开关等动态的安全联锁装置。
完善的保护装置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但目前个别企业的设备、设施仍比较落后,存在不同程度的防护漏洞,我们应该自动发现这些缺陷,并采取因地制宜的改进措施,尽可能地改善我们的安全工作条件。
保护装置需要我们的日常维护,每天工作前应确认这些防护装置在可靠地工作。发现有损坏,或故意破坏防护装置的情况应立即报告班组长。
(1)机械设备有外露的旋转部件,不得戴手套,并要避免长发、衣服、首饰等挂住、卷入。
(2)冲压设备是机械设备中的一个高风险设备,因为不少冲压设备需要操作工直接接触,而且生产节拍又快,所以事故率较高,甚至容易发生死亡事故。所以,从事冲压作业的员工更需要高度警惕。如果采用双手按钮操作的,必须确保每名操作人员均有一副双手按钮。如果需要进入设备工作或有其他人员需要接触设备,必须停机。
(3)从事设备维修,以及需要进入设备内部或机械人作业区域的维护、清理、调整等工作,必须先停机,并确认储存的能力已经全部释放或锁定,方能进入内部工作,并建议上锁挂牌。
2.用电安全
据统计,全国电气火灾约占全部火灾的20%,每用1.5亿度电就触电死亡1人。2005年全国建筑施工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6.54%。
电,具有“看不见、听不到、闻不着、不能摸”的特点,如果电气设备的结构或装置不完善或者操作不当,会引起触电事故,危及人身安全。因此,确保用电安全十分重要。
(1)电气发生故障,不能带病运行,应立即请电工检修,不得擅自拆装。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插座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熔断丝烧坏,不得擅自用铜丝、铁丝等替代。
(2)电气设备的外壳要有保护接地或接零以及漏电保护器,并要经常检查,确保完好有效。严禁将三脚插头改换成二脚插头。
(3)电扇、照明灯、电焊机、手枪钻、手持砂轮机等移动电气和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检测和检查。要移动电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移动电气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长度不得超过6米,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超过3米。如果导线被物体压住时,不要硬拉,防止将导线拉断。
(4)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行灯的电压一般不得超过36V。在锅炉、金属容器和狭小仓库内、潮湿的地沟等特别危险的场所,电压不得超过12V。
(5)检修设备时,应切断总电源,并挂66-“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安全警示标志牌。
(6)用电器和插座都标有额定功率,应在合适功率范围内使用,避免过载。电器长时间不用,应切断电源,拔除插头。
(7)插、拔电源插头时,应先将电气开关置于“关”的位置,且不得采取拉电线方式拔除插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