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走进上海安吉迅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简称安吉迅达)办公楼的大门,迎面是一帧两股粗大的绳索牢牢地交结在一起的巨幅照片,点睛之语是“这里有你的力量”。两侧的对联分别写着:用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工作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职责。它默默地伫立着,无声地勉励每一个安吉迅达的员工:公司规模的壮大需要您的奉献,公司业绩的增长需要您的付出。正是安吉迅达员工们团结一心,以“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力量,才托起了安吉迅达这颗汽车物流行业冉冉升起的明星。而取得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凝聚和浸透着安吉迅达党政班子多少个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日日夜夜。
安吉迅达坐落于安亭国际汽车城,成立于2001年8月。是著名汽车物流企业安吉物流旗下的一家经营实体,拥有大板车400辆,驾驶员850人,主要业务是为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乘用车及一汽、广州本田、一汽丰田、北京现代、比亚迪等国内车企商品车的公路运输,现有上海、天津、沈阳三大基地。2009年,安吉迅达运输商品车53.12万辆,重载率高达83%,实现产值4.8亿元,圆满地完成了安吉物流和公司董事会的经营目标。
连战连捷的三大战役
山西安吉迅达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郑明华在上海的办公室接受采访时,其神情仿佛还沉浸在刚打赢一场“大战”后的喜悦之中。
山西,中国煤都。近年来,特别是进入煤炭生产旺季,运煤车辆超限超载问题日趋严重,山西境内多条主要国省干线运煤道路受超限超载问题影响,桥梁严重损坏,路面在短时期内发生大面积推移和损坏,特别是张家口、大同、长治等地的国省干线更是破损严重。
今年6月间,山西省打响了高速公路、国道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专项行动,交警、路政的严格执法,难以避免地出现了车辆拥堵现象。郑明华闻讯后,迅速飞抵太原,启动应急预案。主动与当地政府、交警支队、公路路政、主机厂、经销商一—沟通。同时,指挥安吉迅达的运输车队驾驶员顾大局,识大体,适时采用绕道、爬山等非正规路径,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商品车分别送到上海通用在山西境内的11家特约经销商手里。
在这次“山西战役”中,安吉迅达收到了客户的赞扬,而有的物流公司却受到了客户的投诉。
郑明华点燃一支烟,眼光投向了窗外。少顷,他又快言快语、激情洋溢地讲述起安吉迅达“沈阳战役”的感人故事。
今年5月23日,长深高速公路发生了一起因轿车转运车超限超载且逆向行驶而导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共造成33人死亡、24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立即指示副部长黄明赶赴现场,并将该事故列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5月29日,一场重拳出击改装或改型专业轿车运输车辆的整治活动打响了。接到信息后,安吉迅达郑明华迅速召集公司各部门经理飞赴沈阳,成立“前指”,要求车队一定要想方设法确保通用(北盛)不涨库、不停产,确保商品车及时送抵经销商。
6月2日,受安吉物流领导班子委托,郑明华联合了一汽陆捷、华晨金杯、华晨宝马、上海通用(北盛)和沈阳物流协会,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实情。此时,上海安吉物流总部党政领导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安吉物流总经理余德亲自指挥、协调,副总经理忻坚敏一同参与,拟定《上海通用(北盛)商品车转运应急预案》,《京沈高速盘锦商品车集散中心可行性方案》随之出炉。安吉迅达即刻联系兄弟公司组建135辆6位车的短驳车队,并将自己的50辆8位车毅然改制成6位车,开赴沈阳“前线”。
功夫不负迅达人。整整14天的整车物流运输禁令,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关注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呼吁下,在安吉物流的积极应对下,终于于6月11日凌晨开禁。
郑明华意犹未尽,话锋一转,一句从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变化而成的新词脱口而出:“今年春节不放假,完成任务再过年”。此“新词”指的是今年2月的“天津战役”。
据2月11日的全国航班监测情况通报,因场道积雪,天津机场航班出现了大面积航班延误。天津是安吉迅达春运任务的重中之重。2月14日,正月初一,上汽集团、上汽销售、安吉物流领导亲临安吉迅达,慰问一线加班的员工,并现场召开了落实运输任务的特别会议,提出必须完成26000辆商品车的运输任务。军令如山倒。郑明华手指全国地图上的天津,斩钉截铁地下达“作战命令”:组建“突击部队”,重新设定调度计划,用快速的周转频次换取有限的运力资源空间,准备“打硬仗,打胜仗”,坚决拿下“天津战役”。
天津突击队组建完毕、沈阳突击队组建完毕、上海突击队抵津、通讯保障系统正常、后勤保障工作落实……战斗随即打响。正月初二,两艘集装箱运输船同时抵津,总计2174辆商品车需要转运。但驳运作业起止时间却只有短短的一天,每超一天,就要交付滞港费2万元。而且,商品车堆码不清、作业空间狭窄。突击队在郑明华带领下,会同华戎库及华北物流共同作战,在各横向单位的配合下,安吉迅达按时完成了商品车的驳运任务,准时送达经销商,且商品车无一质损。在场的中海物流船东代表说:“今天,让我看见了什么是专业,什么是完美的职业操守。”
大雪封路,气温最低降至零下35摄氏度。为了完成全部商品车的抵津,安吉迅达的驳运车分别在江、浙、皖、粤、鲁、豫等地受困十多天。驾驶员们饿了,嚼一口干方便面;渴了,捧一把冰雪;汽油冻结,点燃自己的衣服烤热油箱;车轮打滑,脱下棉衣垫在车轮下慢慢前行。安吉迅达的管理人员通宵达旦,用电话与驾驶员挨个保持联系,每隔3小时向郑明华汇报受困驾驶员的状态及位置。当郑明华深夜亲自与驾驶员通话时,原准备听几句牢骚或埋怨,没料想传来的是“谢谢领导关心”“坚决不辱使命”等亲切、铿锵的声音,郑明华哽咽了:“你们受苦了,回‘家’就好了”。在远方,公路上,风雪夜中,有多少男子汉流下了眼泪?
对安吉迅达而言,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春节,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年。安吉迅达的员工,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在茫茫雪野上,写下了荣誉、忠诚和责任。
这是一支善打硬仗的“部队”,这是一支由26个省市的农民兄弟组成的“多省部队”。他们最近取胜的是“三大战役”,他们曾经完成的“经典战役”还有:
奥运团队与风雪六盘山
2008年,上汽集团属下的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的1769辆特别专用车,由安吉迅达承担运输任务。
这项任务要求高、难度大、时间紧。面对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总经办、工会迅速行动,采购了大量防暑降温用品;安全质量部门对驾驶员布置了针对高温的驾驶作息预案、奥运专用车质量交接等培训;业务管理部门精心“排兵布阵”,挑选、储备了240名以党员、退伍军人、先进骨干组成的“奥运团队”和120辆驳运车。参战驾驶员纷纷写下决心书,愿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展现上汽品牌;愿以抗震救灾的钢铁意志,弘扬上汽精神。在安吉迅达各部门的精心策划和配合下,46“奥运团队”保质保量、准时完成了任务。
2006年,安吉迅达一支满载商品车的驳运车队行进至六盘山遭遇雪崩,夜深后,真的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连直升机也无法展开营救。当时,郑总身在天津,接到电话后,郑总要求他们保持镇静,等待营救。并指示,其他3辆车上的6位驾驶员全部转移到一辆车上,抱团取暖。第二天,风雪不停,营救无法实施,4辆车上的汽油也已消耗殆尽。郑总接报后,毅然命令:车有价,人无价,你们弃车求生!当8位驾驶员听到这简短的12个字后,抱头痛哭。然而,郑总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随后收到的短信竟然是:人在车在,请领导放心。
这就是安吉迅达的驾驶员,视企业的声誉如生命,视客户的财产如至宝。那么,在人们印象中,吃苦耐劳但又缺少文化熏陶的农民工,安吉迅达有何法宝,把他们训练、打造成一支善打硬仗、敢打硬仗的“多省部队”的呢?有!安吉迅达的——
“四轮驱动”大显神效
安吉迅达从事的是高风险的整车物流业务,165个业务网点、46个中转库分布在全国各地,可谓“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大”。现有驾驶员850人,来自我国26个省市,98%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初中学历占总数的80%),工作目标简单(打工赚钱养家),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老乡观念浓,有一些自卑感,脾气、性格迥异。在一些员工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流气、野气、侠气、霸气、义气等,普遍缺管理意识、缺法律意识、缺责任意识,公司面对的是一支管理难度极大的驾驶员队伍。而且,每个驾驶员一个工作周期为40天,每天约有80%的驾驶员流动在全国各地,管理工作“鞭长莫及”。但是,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员工的创造精神、才智的发挥以及素质的提高,才能推动企业良性发展。10年来,安吉迅达党政班子在坚持“形成核心,把握重心,凝聚人心”方针的同时,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注意用“心”去点燃员工的激情,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企业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黏合、纯净员工的心。
一,“动真情”,走乡串户心连心
安吉迅达的驾驶员大部分来自江苏、安徽、山东等省,总经办安排中层干部重点分管3个省驾驶员的状况与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层干部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与具有“骨干作用”的驾驶员“结对子”,从生活或工作细节入手、从情感交流入手、从信心培育入手,实施“三关心”(关心“心里”“兜里”“家里”)。
驾驶员缪剑来自江苏靖江,妻子身患肺癌,不幸身故,留下尚未成年的3个儿女,为给妻子治病,缪剑已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全家生活陷入绝境。面对儿女,缪剑欲哭无泪,几度有轻生之念。总经办得知情况后,领导亲赴靖江,来到缪剑身边,鼓励他不要灰心,振作起来,并递上全体员工们共同募捐的2万余元,……此义举,使300多名靖江籍驾驶员心灵震撼不已,纷纷向公司领导发出了“迅达是我家,我要爱迅达”的短信。
张飞虎来自江苏泗洪的贫困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雷击,引发一场大火,把张飞虎的家烧成一堆瓦砾、一片焦土。全家6口人蹲缩在简易的搭建棚里,张飞虎本人思想焦虑,情绪极不稳定,给安全驾驶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公司领导第一时间赶赴泗洪,代表安吉迅达党支部、工会捐赠2万多元。这条新闻报道曾刊登在当地报纸的头版,电视新闻滚动播出,一时传为佳话。
即使员工因为伤残或死亡离开了公司几年了,在走访途中,安吉迅达的干部每次总会顺道前往看望他们或他们的家属,并送上慰问金。如此鲜有所闻的“人走情还在”的温馨挂念,怎会不把员工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截至今年6月底,安吉迅达总经办、工会已6次组织中层干部走乡串户,行程数万公里,对200位驾驶员家庭进行了探访,送出慰问金及募捐款10余万元。
二,“动真爱”,企业家庭心贴心
200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对安吉迅达的驾驶员来说永生难忘。人在征途,车在征途,前不靠村,后不着城,一年中有300天相依相伴的公路,在大雪的覆盖下,在狂风的抽打下,“无颜”面对驾驶员。然而,安吉迅达的干部们组织“志愿者”成立的“帮困小组”,笑傲满天风雪,兵分5路,行程5万里,进行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特别“送温暖”活动。尽管只有一束鲜花、一次握手、一声感谢、一声问候,但当驾驶员在风雪之中听到公司干部上门慰问家属的消息时,顿时感受到了公司对他们的一份浓浓的、暖暖的、甜甜的关爱,他们与公司的心贴得更紧了,感情也更深了。驾驶员的家属也表示,要全力支持丈夫工作,不要挂念家里,要将家庭的幸福与公司的发展融为一体。
三,“动真心”,公司员工心换心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倾注“真心”,把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急难事、麻烦事,作为“凝聚力”工程认真实施。近几年,安吉迅达党政班子积极倡导建设“学习型”企业,相继开辟了图书馆和阅览室,订了25种杂志、20种报纸,不仅丰富了驾驶员的业余生活,也营造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文化氛围。公司还开设了驾驶员休息室,配置了电脑和空调。员工培训中心还增设放映厅,每周两次放映电影或录像。另外,为帮助驾驶员解决在途中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怎么自救,找谁联系的问题,公司特制一张“驾驶员服务指南卡”,分发给每位驾驶员。驾驶员都笑称该卡是“锦囊妙计”,“一卡在手,遇事不愁”。
安吉迅达的企业报《迅达之声》,已经成为驾驶员喜闻乐见的文化阵地,无论是干部,还是员工,这里面有他们成长的轨迹和踪影;有他们丰富情感的吐露;有他们对世界一瞥的瞬间;有他们对人间善恶的褒贬;有对民族命运的关注;有对改革开放的关切。他们的文章或照片,犹如情感的火花,飞溅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舞台。一篇《和谐真情万里行》,先后被《上海汽车报》《大众经济报》《上海企业》《求是》、《党旗飘飘》等报刊转载,引起了良好的企业回声和社会反响。
四,“动真格”,严格管理铸红心
常言说得好: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要在客户心里树立“诚信、热情、准时、安全”的企业形象,要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心太软”的领导不是一个好领导,公司强调“查、抓、奖、罚”四个抓手,狠抓管理工作的力度和刚度。查——查出勤率、查车况是否完好、查装备是否齐全。抓——抓按时出车、抓行车路线、抓违规事件、抓典型案例。奖——奖长期保持行车安全的员工、奖在“客户满意”工程上有重大贡献的员工、奖商品车运输质量工作出类拔萃的员工、奖模范遵守规章制度的员工。罚——罚触犯公司劳动纪律的员工,直至除名。
郑明华认为,只有企业稳定,民生安全,才能建设和谐社会。他聘请地方公安退休的老政委为迅达公司的法务指导员,从天津到沈阳的780公里公路沿线,共有7个交通警察大队、24个交警支队,安吉迅达与他们全部建立了“警民共建”关系,使驾驶员队伍中的打架、赌博、吸毒、涉黄、偷窃等歪风邪气基本濒于绝迹,正气蔚然成风。
【后记】
多年来,在安吉物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安吉迅达党支部多次被评为上汽先进(一级)党支部及标杆党支部,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国资委系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公司连续5年被嘉定区评为“十强企业”“五星级企业”等称号,去年还荣获上海通用和美国通用亚太区物流部的“突出贡献奖”。
从事着特殊行业、带领着特殊员工、承担着特殊责任的安吉迅达,正满怀信心地走向下一个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