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7/20250729c806c891360b471c9738608c1aefc146.png
【题记】1994年底,上海安富轿车驳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富)成立。40名员工、16.辆驳运车辆所组成的安富,迎着改革的春风,满载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0-06/20/032066.html

等待处理…

智勇双全的“铁军”

——上海安富轿车驳运有限公司纪实

作者 谢云琳
2010/6/20

【题记】

1994年底,上海安富轿车驳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富)成立。40名员工、16.辆驳运车辆所组成的安富,迎着改革的春风,满载着安富人的希望,开始了汽车销售“零公里驳运”的征程。16年后的今天,安吉物流旗下的安富公司已拥有员工1800余名,驳运车770辆,先后建立并使用了分供方信息管理平台、GPS全球定位系统、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在全国10余个城市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并已形成了管理军事化、经营规模化、营运网络化、凝聚人性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历史的长河中,16年仅仅是弹指一挥间。但在安富的发展历程中,这16年却意义非凡。敢为人先,冲锋陷阵,安富是如何做到的呢?

久经考验——不畏艰难的“铁军”

在全国各地的许多主机厂,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安富。”在他们看来,安富就是一支敢于战胜困难、勇于创造奇迹的“铁军”,其他运输公司无法完成甚至不敢承接的单子,委托安富一定没错。

在疫情蔓延、人人谈之色变的“非典”期间,当同行业单位停车观望,婉拒北京、广州等线路的业务时,安富主动接受挑战,把防范“非典”、确保运输放在了同一个天平上。安富人怀着饱满的精神、高涨的士气,数百辆驳运车满载着新车,满载着各主机厂的期待,驰骋在全国各地的道路上,特别是没人愿意跑的北京、广州等线路上,直面疫情,坚持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勇敢地与“非典”进行正面斗争。当时,600名驾驶员无一人在疫情面前退缩。为了对社会负责、对家人负责、更对自己钟爱的事业负责,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都“隔离”开,忍受了常人难以排遣的艰难和寂寞。出发前,他们在狭小的驾驶室里备足了方便面、八宝粥和矿泉水;一路上,饿了吃面,渴了喝水,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下车;累了,倦了,两个驾驶员轮着开,换下岗的就在驾驶室内的小铺板上躺一躺;到家了,他们也“路过家门而不归”,只能在公司特设的“小楼”里留观待命。疫情肆虐的2003年4、5两个月,安富的运输任务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比2002年同期上升了20%。

面对百年一遇、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雪灾,安富再次不辱使命,挺身而出。2008年1月中旬前后,全国大范围灾害性雨雪天气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面对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安富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响应上级党政领导号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抗风雪、保运输”工作。在“今年安富不过年,完成任务再过年”的口号声中,有多少员工坚守岗位放弃休假,默默地退了回家的车票,把对家人的爱和愧疚深深地藏在了心里;又有多少员工在运输途中因冰雪而受伤、生病、被困在路上,却仍想方设法,保证将商品车安全、准时送达目的地。

面对一项项艰苦卓绝的任务,他们选择了迎难而上;面对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他们选择了冲锋陷阵。正是在这种“铁军”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安富不仅在物流行业中站稳了脚跟、树立了口碑、打响了品牌,还在一次次驰骋中,以血和汗为代价,在万里运输线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乐章,真正做到了“用户的需求,安富的目标”。

优良传统-——“人生就是一次次冲锋”

这支被主机厂老总们口口相传的“铁军”,正是源于它深厚的根基,优良的传统。

安富改制前是上海警备区富民农场的一家“三产”。1998年,根据中央军委“军队不经商”的原则,公司整体彻底归属安吉物流,重新开始着力谋划作为地方企业的新一轮发展规划和文化建设。时至今日,安富公司仍然保留了部队的优秀文化,如严格纪律、团结拼搏等好精神、好作风。公司从部队“脱胎”而来,有着深厚的军营文化底蕴和许多部队管理的好传统、好习惯。公司招聘的员工中,有近30%的复员、转业军人,复转军人中,党员比例高达60%。他们纪律观念强、奉献精神好,潜移默化中感染了身边的其他员工。

带领安富从创办之初仅有驳运车十余辆、员工40余名发展至今的总经理赵桂河,也是一名转业军人。1994年初,服役期满的赵桂河,刚刚脱下心爱的军装,离开与他朝夕相处多年的军营和战友,担任了上海安富轿车驳运部副经理职务,可谓安富的功勋元老。

赵桂河有一句人生格言:“人生就是一次次冲锋”。不论是在环境艰苦的军营里,还是在风起云涌的商海中,赵桂河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冲锋陷阵的士兵,在安富,他不仅带领公司一步步走向壮大、走向成功,还先后获得了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人物奖、上海市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汽集团“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上海市崇明县创业模范等各种荣誉。在他和其他转业军人的共同影响下,安富自上而下地形成了坚韧不拔、吃苦在前的作风,每位员工都磨炼成为“冲锋陷阵的士兵”,把每一项业务视为必须完成的任务。正是一位位“冲锋陷阵的士兵”完成了一次次勇往直前的“冲锋”,才让深厚的根基更加牢固,让“安富”两字在行业内变得更加光辉璀璨。

居安思危——“两条腿走路”的经营理念

不论是“非典”肆虐还是冰雪拦路,安富人都没有退缩;面对竞争激烈的汽车物流市场,安富人同样毫不畏惧,“铁军”风采依旧。安富深知,在市场面前,光“有勇”还远远不够,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才能在群雄纷争的整车物流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在公司“营运网络化”理念的指导下,安富走出了一条由“单流”到“对流”,由“对流”到“网络化”的精益经营之路。尽管公司依靠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固定客户的“业内”运输,业务发展如日中天。但公司领导居安思危,以敏锐的洞察力审时度势,先人一步地开始“两条腿走路”的实践,即一边做好业内的运输服务,一边大力拓展业外市场,由此来提高重载率、降低成本,实现“营运网络化”“经营规模化”的目标。

“两条腿走路”的决策一出,安富就开始了南征北战跑业务的征程,几年下来,几乎全国各大主机厂都留下了公司领导和业务员们风尘仆仆的身影。众所周知,开拓市场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免不了要忍受别人的怠慢、拒绝,甚至白眼、嘲讽,更何况,当时的安富在业内的知名度还不高,时常笑纳“闭门羹”。

一次,在一家厂商的竞标会上,由于参加竞标的运输商较多,竞争场面异常火爆。为了拿下业务,安富的领导和业务人员就入住该厂家的招待所,时值盛夏,房间里又没有空调,他们就与闷热做伴,和蚊虫为伍,一个星期后,凭着真诚和实力,终于把订单签了下来。在多年的市场开拓中,安富所遇到的类似经历很多。业务发展部经理丁凯至今难忘,当初与赵总一起,在安徽芜湖的主机厂被冷落几个小时,中午,就在厂外小饭馆吃碗面,下午,进厂继续等,终于感动了对方的工作人员和企业领导。今年初柳州分公司在业内份额下降,面临倒闭。经理吴水亮没有丝毫抱怨,果断地带领柳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到业外市场上自寻出路。经过与柳汽方面多次洽谈,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最终成为柳汽风行的线路总承包商,为分公司的发展杀出了一条“血路”。

凭着安富的综合实力和吃苦耐劳的开拓精神,公司在业外市场的发展道路越走越顺,北汽、江汽、南汽等各大汽车厂商都与安富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安富将业务视为任务的负责态度与迎难而上积极帮助客户攻克难题的“铁军”风范,让众多客户在合作中逐渐发现,给安富的订单都能准时完成,并且折损率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内,纷纷先后扩大合作,相互之间的信任也变得越来越牢固。

大力拓展业外市场的同时,安富公司的另一条腿——业内业务也丝毫没有放松和懈怠。2007年底2008年初,柳州五菱主机厂有12000辆商品车要在12月份运往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但柴油紧缺、成本高、罚款严重等不利情况,让其他物流商纷纷退却。在困难面前,安吉物流作为柳州五菱主机厂的总承包商,而安富作为主要承运商,责无旁贷地承担了此项重任。为了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在上级公司安吉物流领导的指导下,安富总经理亲自带领业务部人员深入柳州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并提出“要把此项任务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不谈条件、不计得失、先完成任务……”。最终,安富不可思议地提前完成了这项被其他物流公司视为“根本不可能”的任务,再次用特别能吃苦的“铁军”本色赢下了这场战役。

灵活思变——经营模式持续创新

安富在经营方面除了“营运网络化”“经营规模化”的理念创新之外,还在经营模式上动了一番脑筋。

1、在全国设立分公司

物流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安富的业务分散在全国各地。此前,在业务比较集中的地方,安富都会设置业务点,主要负责该区域的业务协调、联系等工作,自主性、独立性都相对较低。随着安富公司的发展,业务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如此运作的业务点逐渐无法满足继续发展的要求。2008年4月1日,上海安富轿车驳运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在安吉物流甚至是全国的物流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突破,分公司虽然为非独立法人,然而财务上实行独立核算,可以自主安排业务、调运车辆,自主性、独立性比原先的起点高了许多。之后,安富又根据发展需要成立了青岛分公司。

在两家分公司模式成功运作的基础之上,今年,安富拟在广州、合肥、上海设立3家分公司。安富总部希望通过在全国设立分公司的形式,由经营型企业向管理型企业过渡,不断缩小管理范围,明确管理职责,将车、人、货以及周边市场管到实处。目前,柳州、青岛两家分公司运转顺利,即将挂牌成立的3家分公司也已基本筹备到位。

2、整合资源、合作共赢

随着市场开拓的力度加大,安富的业务量大大增长,品牌美誉度逐渐走高,拿下的单子越来越多了,安富的运力开始吃紧。此时,及时增加运力,购买更多的运输车辆似乎迫在眉睫。公司领导却清醒地认为,单纯用购买运输车辆来增加运力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方面,更多的车辆和更多的司机意味着管理难度和广度的进一步上升,成本也过高;另一方面,当淡季来临的时候,车辆的闲置往往是致命的,很可能拖垮一个公司,风险太大。

怎样才能既控制成本、规避风险,又能准时、足额完成业务呢?安富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采用外协/加盟商的办法。在社会上寻找一些有一定规模、一定管理能力的小型整车物流企业,将部分单子外包给他们,安富在折损率、准时率及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加以管理和控制。这样一来,安富充分利用了外部资源,规避了业务淡季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在不必大量增加自身运力的情况下,保证了业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那些小型整车物流企业来说,也因为“安富”的品牌效应而得到了更多的业务,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了生存和发展。

安富公司的这两项创新经营模式,得到了各股东方的大力支持。安富也凭借胆识和谋略,让公司在经营模式上冲在了行业的前头。

凝聚人心——企业管理两手抓

公司千余名员工,绝大多数是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务工人员,成分复杂,素质不齐。几百台车、几百号人长年累月奔跑在万里公路线上,“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大”,管理难度显而易见。安富坚持“军事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理念,让公司内部纪律严明的同时也充满了凝聚力。

1、管理军事化

优良的传统、牢固的根基,让脱胎于“部队”的安富,将部队的“从严管理、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独特理念引进安富、融入企业,用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来克服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大、难以管理的情况,也正是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军事化管理,让安富练就了“铁军”的意志和作风。

上班前,员工们像部队人出操一样,参加早班会,天天如此,风雨无阻。接到出车指令后,立即出发,雷厉风行。不管酷暑严寒,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以服从为天职,一心只为完成任务。运输过程中,时刻与公司保持联系,“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到达目的地后,严格遵守规定,按照操作规程,保证服务质量,直至用户满意。返回公司后,积极休整,时刻准备接受新的出车指令。公司还成立了“战友俱乐部”,与“好八连”结对子,请“好八连”指导员“传经送

地文化”交流,让军队的“传家宝”与企业发展同行。

2、凝聚人性化

虽然实行了军事化管理,但安富公司的愿景、理念、价值观都显现出十分丰富的“人本”思想。既强调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又强调“尊重比金钱奖赏更可贵”,更强调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尊重员工的爱好和追求,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名员工的潜能。用情去“粘合”员工的思想,用“心”去点燃员工的激情。

2003年,公司成立了上汽集团系统第一家以劳务工为主体的企业工会,把工作重心放在员工身上,主动听取员工“心声”,了解员工困难。通过“企业大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征集“安全用语”为国电员工送温暖。公司一”“月月有活动,节节寄真情”为载体,开展“让我们更近”为主题的“跟车”活动,让管理人员与驾驶员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行),4年累计跟车20余万公里,解决各类问题120余个;创办《安富报》,半月一期,人手一份,并寄送到员工家属和客户手中。雪灾、“非典”等特殊时期,前方司机勇往直前,后方保证物资供给,赵桂河还经常带领管理人员到一线去慰问员工。

以心换心心方近,以爱换爱爱才真。安富公司用人性化的管理,将员工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员工热爱这个集体、认同公司的愿景和价值观,不少员工甚至退休了还心系公司,让自己的子女甚至孙辈来到安富,接下“手中枪”,站好“下一班岗”。

【结束语】

在上汽集团和安吉物流的引领下,安富逐渐成长为一个业务过硬、管理卓越的物流企业,成长为一个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物流企业,通过“营运网络化、经营规模化、管理军事化、凝聚人性化”的模式,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为根基,以“用户的需求,安富的目标”为理念,奋勇拼搏,积极向上地朝着公司愿景——“成为以轿车驳运为主干、国内领先且行业一流的物流企业”而前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