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日,“中德电动汽车论坛”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左)和德国教育与科研部部长安奈特·沙万(右)共同为“中德电动汽车联合研究中心”揭幕,并代表双方签署《关于开展电动汽车科学合作的联合声明》。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实现交通能源转型根本途径的电动汽车,是中德两国在中德科教年合作框架下所选择、能够对深化两国科教合作交流产生积极影响的新领域。中德电动汽车联合研究中心的建设,旨在探索中德双方汽车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之间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共同推动两国新能源汽车发展。
沙万在致辞中说,教育、科研是全球性的,大学之间应该形成互动。同济大学以其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成为这方面的典范。希望中德双方在现有基础上,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迎接挑战,寻求解决方案。
据悉,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挂牌的“中德电动汽车联合研究中心”,将集结首批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代表的6所德国大学和同济、清华、北京理工、华中科技等4所中国大学的研究力量,围绕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池、电控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及示范运营模式等开展联合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协调中德双方各界力量,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学术交流、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形成电动汽车开发及产业化的良好合作机制。
姜锡祥 黄艾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