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印象中,“80后”的一代人容易浮躁。但眼前的陈文瑶,看上去要比她的实际年龄成熟很多。“都是参加志愿者工作后锻炼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心里的确有些郁闷,夹层毕竟是一个不太受人关注的岗位,必然会失去很多表现的机会。好在,组员们都很配合我,大家身上也没有表现出半点娇气和怨气,这让我很感动也很欣慰。”陈文瑶笑着对记者说。
她在试运营心得体会中这样写道:夹层的生活没有掌声、欢呼声,甚至有些时候连抱怨声、责骂声都没有,每天看着一批批观众来去匆匆,或者间隙时空空的等待。试运营开始后,我和组员一同站岗,慢慢学会了耐住寂寞。只有将馆内观众一批批送走,馆外排队的观众才能顺利进馆。只有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场馆才能顺利运转,这个过程固然是寂寞的,但最后换来观众的一句“汽车馆太棒了”,一切都值得了。
类似陈文瑶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无怨无悔。来自上汽乘用车公司的谢隽今年30岁,负责主展区的管理工作。谢隽的孩子还不满周岁,在上海大众工作的丈夫又在今年3月份被单位派往南京常驻。她背负着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
“3月份刚开始培训时,我就感到身上的担子不轻。作为区域组长,除了要处理日常事务外,还要管理40多个与自己年纪相差7、8岁的大学生。常常到家很晚,半夜孩子哭闹起来,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谢隽无奈地说。然而,这些困难,在她眼中都是次要的。“一个月的培训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通过上汽文化内容的培训,让我非常有信心地以自己的杰出表现,展现‘生动、热情、活力、热爱生活’的姿态,迎接并感染前来汽车馆参观的每一位来宾。作为我个人来说,参加志愿者工作,也是圆了一个世博梦,相信在我60岁时候回忆起来也会很甜蜜。”谢隽还笑称,她一进入工作状态,就感觉全身充满力量,即使一干17个小时,精神还是很振奋。
采访归来,记者在想,是什么能够让这群志愿者具备和保持如此性情?是满腔的热情、是坚定的信念,抑或是上汽文化的熏陶?如果有一天,你走进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走近这群可爱的“蓝精灵”时,请向他们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记者 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