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5月1日,晴,我拿起车钥匙来到爱车前,令人称奇的是,驱动它的能源竟是每日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它将垃圾转化为电力,从而驱动车辆行驶。这还是一辆充满智慧的车,只要输入目的地,它就开始自动行驶,自动停车,不仅完全解放了双手双脚,而且还能避开一切可能产生的交通事故……”,这是5月1日参加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我的2030”学生主题活动的优秀参赛学生周博文,在汽车馆开馆仪式上朗读他的作品的一个场景,表达了人们对2030年城市交通生活的无尽畅想。而这一切,并不仅仅是梦想。从2010年5月1日,也就是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开馆的那一刻起,梦想就将照进现实。
上午9时半,首批观众进入主展区观摩动感电影《2030,行!》。坐上国内首创的电动式单体动感座椅,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画面中出现的2030年出行工具代表——叶子和EN-V,实现了新能源驱动、车联网和汽车无人驾驶这3大技术目标,使任何人都可以“驾车”自由移动。影片结束后,众多观众意犹未尽,尤其是对影片中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一位观众简短的话语似乎能够概括所有观众的心声:未来20年,城市交通会有一场革命。当科技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时,梦想也将不再遥远。
令观众欣喜的是,汽车馆展演的明星创作团队成员周华健、陈光荣和曹启泰也现身汽车馆,并在首场电影结束后与观众见面。周华健告诉记者,能用自己的歌声来演绎2030年的未来城市交通生活,并通过世博会这个平台,将音乐传递到全世界人们的心里,是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
11时半,记者伴随着观众有秩序地进入后展区进行参观。在这里,观众有更多的机会零距离接触概念车,同时挑选和购买品种丰富的2030主题纪念品。讲解员在概念车前为观众进行讲解,并耐心地回答观众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听完讲解后,观众无不发出这样的感叹,科技的日益发展,让梦想最终能够成为现实。20年后的某一天,当叶子、EN-V行驶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时,人们不会忘记,它们的身影曾经出现在2010年世博会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内。
一位家住北京、在上海一家 IT 公司工作的观众马云燕告诉记者,原本每周双休日都会回北京家中,这次为了观摩世博会,他放弃了参观北京车展的计划,特地留在上海,并在世博会开园首日直奔汽车馆参观。当问起参观后最深刻的感受时,他说,汽车馆为人们展示了一幅20年后城市生活的伟大蓝图,相信所有看完影片的观众在心中都有同样一个答案,20年后,车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午后,在太阳的炙烤下,世博园区的气温陡然升高,但是排队参展的观众并没有减少,且井然有序。一对排在队伍中的退休教师告诉记者,园区内较为热门的展馆都需要较长时间排队。不过,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的志愿者服务做得非常出色,引导人员在排队等候区设置了水喷雾降温系统,带给观众舒适的等候环境。同时,汽车馆候展区也为观众撑起了一把把遮阳伞,不仅能够遮阳挡雨,同时也成了园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下午4点,当记者离开汽车馆时,门口依旧排着长龙。参观者等待的不仅是一场集视觉、听觉、动感于一体的有关未来的精彩旅行,更是一个个对于20年后城市交通生活的美好梦想。(记者 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