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合资运营经验,较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品牌效应,这一切,却难以抵抗竞争对手的规模优势。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痛定思痛,决心首先向管理创新要效益——
成立于1996年的中意合资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IVECO和跃进两大品牌汽车产品,无论质量和服务,在国内市场上,都有良好的信誉。然而,近年来,随着竞争对手的产量规模迅速扩大的效应,南京依维柯的产品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价格优势越来越小。
压出来的需求
南维柯公司进入上汽后,中外双方管理层开始研究上汽“经营者”管理模式。他们采用新理念,重新分析现有管理现状。经过深入研究,他们发觉企业在成本管理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存在着“三不到位”,即:来自市场的成本竞争压力传递不到位,成本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到位,全员主动参与降本增效不到位。企业成本降不下来,产品价格在市场的挤压下,拓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南维柯人认识到,上汽“经营者”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管理的高效率,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南维柯公司领导班子决定以此为抓手,打一场成本管理翻身仗。
推出来的效应
南维柯人推进“经营者”管理模式有着高度的自觉性。他们决心大,干劲足,成效明显。
开始,他们就提出了一个“三年推进规划”和“十六字方针”:第一年抓典型抓试点,第二年抓推广抓完善,第三年抓巩固抓深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常抓不懈。”
南维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桂龙明说:搞推进工作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求。南维柯要生存发展,要降低成本,老办法不行,必须有新的动力,这样,才能做到“人人重视降成本,千斤重担大家挑。”2008年8月,他们以变速箱分公司为试点,取得经验后,迅速推广到发动机、车桥两个分公司。为了细化分解经营责任,他们共建立经营体135个,70%员工成了“经营者”。经营体的建立,真正使员工从被动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小老板”们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如果不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效益,我们就不可能增加收益。
南维柯推进工作一年多,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很多员工对降成本采取的态度是,南维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效益稳步提高。如变速箱分公司,人员减少8%,产量却比2008年增加40%。再如发动机分公司,产量突破3万台,创历史新高,员工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今年,南维柯加快新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40%。
干出来的能力
推进“经营者”管理模式,使南维柯公司的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产量大幅提高。许多部门管理人员和车间经营体负责人,在实践中学会了初步的成本管理和市场化经营,他们从被动接受管理,开始向知识型能力型转变,参与管理、降本增效的能力迅速提高。目前,南维柯公司推进工作正在从“节流型”的生产类经营体,向“开源型”的销售、技术、业务管理、生产支持类经营体深化,向车身、冲压等整车领域延伸,他们的努力目标是:形成企业管理新机制,迅速提高成本竞争力。(记者 龚维德)
记者手记
念好三字经
南维柯人推进上汽“经营者”管理模式仅一年多时间,无论是推广的深度,还是广度和速度,都令人瞩目。最近,上汽“推进办”召开现场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南维柯人注重念好“快、强、好”这三字经,值得学习借鉴。
“快”:推进工作速度快。南维柯公司从2008年8月开始在变速器分公司试点,取得经验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已扩大到发动机、车桥等分公司。领导思想坚定,推进坚决。
“强”:模式复制能力强。南维柯人注重推广试点单位做法,善于将好的管理体系复制到新单位去,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让各分公司自主处理好与其他管理要素的对接。在推进中改善,在改善中提高,减少了反复,不走回头路。
“好”:系统实施性好。他们自主开发了经营体绩效实时显示系统平台,做到即输即显,经营体的收入支出、经营效果等,透明化、实时化展示,因而,能够受到员工的欢迎。